现在的高校,学历、职称条件都是靠抄、买、带名,配合企业升级搞重复产品研发的专利、科技项目等造就。一句话,以造假为荣,以骗得(学历、职称、国家科研资金、人才称号)为傲。这样下去,严重阻碍了国家强大。建议取消科研资金预算支付,不搞唯学历、职称评价人才那一套,而是要广泛建立个人成果与社会效益的评价奖励、报销机制;建立道德品质+科技成果的简便快速认证机制。不要按年评审,够条件就可向认证机构申请评审。同时集中严格监管、法治认证机构的行为。
中国人才评价的笑话:
学历、职称、政府各类拔尖人才的评价,只看杂志社、出版社、产值,更为可怕的是学历、职称、人才称号互认,循环用于评价晋升,唯独不验个人成果内容,不关注论著的原创性。这就像审查户口、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学生证之类,唯独不验明正身。从而证件的造假、买得便可终身骗得国家科研经费和荣誉。其恶果是抄袭、科研骗子大量涌现,挤压真正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民间兴趣成果长期被这些骗子性质的评审专家打压,使得中国原创近乎为零。还有,学术官员(其实是学术骗子)侵占部下成果,交换同行的材料(多数为造假证明),自己不搞研究却不断地搜索周边人成果。
所以,中国成果充其量是世界技术的再现再造,每年1.5万亿科研经费都买不来真正的原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