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中的奥妙与玄机
喻建国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我的生活属于大多数人的生活,自然也是平淡无奇的。平淡无奇自是平平常常,不会有什么奇特镶嵌其间,当然不能吸引人的眼球。能够吸引人的当是那些特殊的存在,非常的存在和罕见的存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找不到出人意料的内容,寻不出令人难测的玄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平淡实际上是一种珍品。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有曰:“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晋书·郗鉴传》有曰:“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冲,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宋·王巩《王氏谈录·性贵平淡》有曰:“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由此可见,平淡自古就被看成是难能可贵的存在。
奇,必与平凡迥异,定与珍异相伴。《说文》有曰:“奇,异也。”且看奇挺(奇异挺拔;奇异超群);奇怀(奇异的想法);奇缘(奇特的缘分);奇古(奇特古朴);奇辟(奇特异常);奇节(奇特的节操);奇险(奇特险怪)。一派珍奇毕显。诚如《史记·吕不韦传》所言:“此奇货可居。”无奇也就和平凡为伍,与珍异无缘。
平淡当然无奇,平淡如汪洋大海,一望无边,浩瀚无垠,然而其中的奥妙无穷,玄机四匿。在任一处平淡中,往下一探,定然可见四处玄机,随手一摸就可摸得奥妙一堆。真有本领的人,人只见其一身平淡,但只要稍一接近,就能发现缠绕于其一身的奥妙以及镶嵌于其体内的玄机。
每个人自己看自己,也要有这般眼光。不要被眼前的平淡糊弄,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奥妙,也有其自身的玄机。好自探觅。这一切就都能随手觅得,若再能深探一下,绝对是奥妙无穷,玄机深蕴。
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所以有用,就因为有奥妙在其间,就由于有玄机在其内。《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自《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及至宋代对中庸探索的文章已经不下百篇,其中北宋程颢和程颐的文章流传更为广泛。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之后在科举应试中这是文人必读的经典教材。中庸揭示了不善不恶的人的本性,这也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尽在其间。中庸是一个临界面,面外即是奇峰林立,玄机四悬。
人若能够认识这些,就是大智大勇之人;人若自己未能认识这些,就等别人来点拨,一旦有人在你面前轻轻一点,你就突破临界面,全然一个智勇双全者。
慧眼看人看事看一切存在,都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在平淡中善于看出其中的奥妙,善于抓住其中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