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权健:美国式的护犊子和中国式的严以律己(1月6日)


 

美国式的护犊子和中国式的严以律己(16日)

 

关键词:围剿权健  直销  护犊子  监管

 

有一种行为,为中国式的家庭所不齿,那就是“护犊子”。护犊子的本义是老母牛保护自己的小牛犊子的本能。以后比喻保护晚辈或下属。有娇惯,溺爱的意思。就是袒护自己一方的人,尽管有时知道自己一方是错的。“护犊子”更为文雅的表达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亲亲相隐”。

孔子提倡的“亲亲相隐”显然有真理正义与亲情的矛盾的问题。但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儒家也提倡“大义灭亲”,对于国君或上级也不主张绝对的服从。所以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也要具体分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为其回护,也不将其全面否定。

其实这就是个度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大是大非问题,还是尽量在家庭内部解决为好。尤其有一些事情是非难明,俗语“家丑不可外扬”是符合情理和人心的。中国式的矛盾处理,如果是家族内部发生矛盾,发生争执,还是尽量调解为好。正确做法是将内部矛盾的消极影响缩小到最小限度。

 

中国式的家庭还有一种习惯,就是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比如当众责罚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唐朝有“打金枝”的经典故事,说朝廷重臣郭子仪的儿子娶了皇帝的女儿(公主),但由于公主的蛮横而打了公主,郭子仪毅然决然把儿子绑了,到皇帝那边去请罪,当然最终皇帝并没有治罪,反而责罚了自己的女儿。这件事情一直传承了1000多年,依然被广为传诵。

传颂这个故事,我们还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个事情,我们要看到的不仅是郭子仪能跟儿子一起“全身而退”这个结果,更要关注其所存在的背景,比如公主的刁蛮、郭子仪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以及皇帝倚重郭子仪的特殊时间节点,因为当时的唐朝可以减少许多公主,却不能丢掉郭子仪以及所代表的群臣和民众的力量。这件事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背景等因素,发生任何改变都很有可能会从大团圆变成悲剧。

 

但可悲的是,即使中国已经面临相当复杂的国际环境,都难免受到此影响,相当比重的中国式的官员总是倾向于把子民与企业机构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天敌,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别出去给自己惹是生非,所以中国式的管教从来都严以待己,宽以对人。当成天敌就不是那种“相生”,而是彼此“相克”关系。

但美国就不是这样,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也包括第三党(茶党),时时刻刻为美国人自己的利益服务,即使真的出现派系之争,都仅仅是窝里斗,真正面临外部矛盾,还是一致对外,维护本国同胞的利益的。这个逻辑颇为符合中国传统的“护犊子”,或者是“亲亲相隐”。

其实所谓“亲亲相隐”并非单纯地干涉司法公正,为自己的亲人开脱罪责,而是尽量维护跟自己更近的人的利益,让其尽量得到安全感,如果没有这一点,中国式家族的亲情就要大打折扣。

 

但自从中国假如WTO以来,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政府其实是在用“严于律己”的方式去筑巢引凤的。近期从2019年元旦开始执行的《电子商务法》,到围剿权健战役的步步紧逼,我们只看到了中国式的“严以律己”,而没有看到中国式的“护犊子”。电子商务法和围剿权健,是2017年反传销的升级版本,直销、微商、代购、甚至淘宝店铺等等,都会被严格规范,在被规范的过程中重新洗牌。

当中国人把束昱辉和权健置于火上烤,砍掉那些解决了无数人的劳动就业与养家糊口问题的直销企业、网点与微商,只会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因为对中国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政治自信的中国梦的民族大义而言,这无异于自废武功!

更为核心的原因是:即使围剿了权健,治理了直销、微商、代购等行业,诸如生活压力、疾病困扰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并没有被解决,相对于倡导“消费商”的趋势,这是一种倒退。这种倒退所带来的必将是角色单一,矛盾深化的结果。消费者只是消费,经营者要被严格整顿规范,我们看不到整顿规范的尽头,只有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这势必会让彼此关系逐步朝对立与冲突推进。

绝大部分人都会犯的低级而常识性的错误是:认可一件事,却不认可身边那些做那件事的人。由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做事的人上,那些人的做事方式、做事效果都是自己看不惯的。却因此而放弃了原本抱有深切希望的事情。比如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又“一刀切”式的要求规范。

 

假如围剿权健的事态因那个早已离开整个世界的小周洋所引起,她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朝这个方向去推进吗?毕竟束昱辉所领导下的权健是针对小周洋最后一个出手施救的人,却遭遇多次诉讼,这诉讼本身所带来的是对谁的多次伤害?

推动周二力为了已故的女儿去再度启动诉讼程序的,其实不过是绑架人的恻隐之心,最终必将会让更多的人失去恻隐之心。比如当咨客求助心理咨询师之后,自杀身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把罪责归结为咨客,而把矛头指向最后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如此谁会对心理脆弱的咨客进行心理疏导?

假如每个因病去世的人,都对那个最后一个对TA施以援手的人提起诉讼,那么更为悲凉的效果是再也不会又人去做那个最后施以援手的人了!更多的讹诈以及讹诈之后,只会出现更深层的人情沦丧!就像是老人在街上摔倒之后,到底要不要去扶的问题,如果不考虑是否会被起诉被讹诈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去扶。现在的社会现象是善意被情感践踏,恻隐之心遭遇冷漠的利益索取。

当今老人在路上跌倒而没人敢扶,因为怕被讹诈,每天有那么多的人因病致穷,因病而人财两空,作为家人都肝肠寸断,其实即使是陌路人都不会坐视不理,任由追讨之风盛行,未来谁会伸出援手?即使下跪祈求,又有多少人会残存恻隐之心?

 

不独媒体从业人员,专业医务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有信息筛选的本能,都挑选那些对自己利益获取有帮助的信息,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和传播。先有预判再进行具有选择倾向性的批判,就容易对很多证据和信息充耳不熟视无睹。

比如,很少有人看到,当小周洋经过3次手术和23次放化疗之后,家长是以什么样的虔诚与哀怜恳请束昱辉帮忙;很少有人看到,用过权健产品之后病情有了好转,全家人有多么开心;更是很少人知道,当病情出现好转之后,小周洋一家是如何中断疗程,让自己暴饮暴食的;每个人都看到在小周洋最终去世之后,全家人是如何跟权健“讨公道”的。

事实是,数不清的人通过火疗与中医方式把身体调好了,即使熟人告诉我们,我们也不相信。我们所听到看到的是媒体说的火疗对人的误伤,却没有看到火疗所调理好的病例;我们看到的是从医院中出院的病人,却没有看到那些基于医疗事故而丧命的那些人。这就如我们明知道坏情绪、不好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远离健康,但依然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就如我们明明知道父母的教诲是善意的,却依然置若罔闻。我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陌生人所说的话,这就是中国式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逻辑。

 

《南方都市报》说,在89家拿到直销牌照而且在运作的企业中,累计有79家企业曾被刑事打击、行政处罚,或被媒体曝光的违法违规行为,约占直销企业总数88.7%22家企业在有涉传销争议的背景下“带病获牌”,有12家企业或其经销商因非法传销而被起诉判刑,有21家曾因违法违规行为接受行政处罚,有6家曾在海外受罚;35家企业涉嫌团队计酬,至少32家涉嫌跨地区违规直销,22家涉嫌跨品种违规直销;12家涉嫌虚假宣传,7家宣称被冒用名义,还有8家涉嫌违规租赁牌照。

媒体拷问,如何让直销企业规范发展、诚信经营成为直销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将近90%的企业违规,到底是企业之错,还是制度制订者之错?中国的监管部门是筑巢引凤,削足适履,还是营造更合适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服务,让企业茁壮成长的?

 

当国外都在施行多层次直销的时候,我们却抱着单层次直销而不放,是在抱残守缺还是自废武功,此事在未来定会有结论?当别的国家已经放宽了直销许可证的时候,我们还在放任数以千家企业等待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但遗憾的是即使这区区89家直销企业,都被彻底彻查,还有“取消直销整个行业”之类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直销有直销的特征,单层次的直销不仅无法满足从业者的要求,更没有办法去占领直销市场,应对直销企业的竞争。毕竟任何市场都处于“请进来”和“走出去”并行的。一味地追求容易管理,会失去企业的“狼性”,在丧失竞争基因的基础上,也不容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机制。

管理就会不自由,自由需要规范,规范需要的是以辅助成长为根本原则,而不是为企业缠上裹脚布,让其在缠足情况下,寸步难行,更不是削足适履,将企业束缚在牢笼之中。

 

在直销管理方面,也存在“懒政怠政”现象。

首先看直销与传销之争。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指出,我国的直销行业只开放了单层次直销,但国际直销企业大多按照多层次直销的原则运作、推进市场,因此我国直销行业在法律层面和实际运作层面“两层皮”的现象。

贾春宝认为,将多层次直销冠以“传销”之名,就如古文中的“弑君”的“弑”字,或者“乱臣贼子”中的“乱”和“贼”字一样,其中的贬义和鄙夷之情,让其在出生的时候就顶着不光彩的“帽子”。

单层次直销(Uni-Level Marketing)是在直销企业的直销活动中,直销产品经过一代直销商的层次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单层次也可以表现为直销员从连锁店中提货与结算并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自己的销售佣金

而单层次直销起始于1887年的雅芳,1886年,雅芳之父大卫·麦可尼(David McConnell)创立了加州香芬公司1939年,麦可尼将公司更名为“Avon”,即使从那一年计算,距离现在已经有80年了。假如我们一直沿用80年前的市场模式,去管理并应对现在的市场,难道可以说“与时俱进”吗?

虽然单层次直销有很多优点,比如控制风险与便于管理等等,但既然国际直销企业大多按照多层次直销的原则运作,推进市场,那么我们再以单层次直销去管理市场,定然会出现“小米加步枪”去应对“飞机大炮”式的局面,甚至更大程度上,是冷兵器与核武器之间的竞争。

 

其次所谓“规范”也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规范,一个有信仰有使命感的人,在道德上是不会犯大错的,除非他的死对头,想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人,自然会罗织罪名,让其“罄竹难书”,比如一个企业家的道德考核,和一个资本家的道德考核,以及一个科学家的道德考核标准,政治家的考核标准,都是不同的。

从法律角度,权健绝非非法传销,除了直销模式之外,没有任何交集。

 

从法律层面讲,非法传销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将其他厂家粗劣的产品逐层传销给下线会员,每一层都要加上中间利润 ,这种借着商品的转换而赚取中间利润的“间接贩卖”,使商品和实际的价格相差甚远,而且传销的层次越多,商品价格就越高,这样底层人员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而传销不准退货,经济上受到极大的损失。

权健拥有自己的工厂,单纯在盐城大丰的枥健生命产业园就投资60个亿,而权健韩国的化妆品公司,更是拥有“采自江原道-605米的深海水”以及“全线添加复合乳酸菌”这样“秒杀”国际顶级化妆品的原料与技术,在此基础上,更是不断在核心技术和技术迭代上追加投入,比如中药发酵技术、活性胚芽技术、超微破壁技术、率先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标准生产产品,家纺产品与穿戴产品更是添加了石墨烯等黑科技原料,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北京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顶尖科研团队。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权健在生产基地和产业矩阵的投资,即使传统行业也望尘莫及。

在价格制订方面,权健产品的营销都不是层层加价,而是零售价统一,而且“禁止打折卖货”更不主张通过网上商城与电子商务的方式去销售的。在营销层面,权健经常举办公益性的科普活动,即使是市场末梢终端,也通过各种形式的义诊和联谊活动,在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也提供了最基层民众自娱自乐的机会,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能力的舞台。

 

媒体所引发争论的重点,是火疗服务中出现的不规范,以及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夸大宣传的争议。

客观理性地说,火疗有效果,但所产生的效果要因人而异,火疗服务会有瑕疵,但如微整、医院以及餐饮行业,同样会有矛盾冲突,各种纠纷,但总不能因噎废食;就此不吃饭吧!同样追求美丽和健康总不是罪过吧?!

 

至于产品价格是否虚高,那要看跟谁比,以及消费者在自身条件处于什么情况下使用。一个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吃一个馒头或许会救命,这个“点水之恩”以后有可能会“涌泉相报”,但当一个人已经吃得很饱的情况下,再吃馒头想吐的心都会有,甚至想打人的心都有,谁还会指望“感恩戴德”呢!

传销是不准退货的,但权健在各地都有服务中心,消费者自己暂时无法消化的产品,只要不影响到二次销售,并在保质期之内的,完全可以置换成为等价产品,这恰恰在极大程度上让消费者免于承担损失。

 

再比如跨地区“违规”的问题。在高铁纵横发达,交通日渐提速甚至通讯费用都取消漫游的今天,依然以省作为放开经营的地理限制,就是在自我设限了,这个就不是懒政怠政,而是各自为政了!中国是“共和国”,市场早就应该是整体的。难道在整体协调性上还不如美国那样的“联邦制”的国家,太让人遗憾了!

 

什么是虚假宣传?每个人的体质本就不同,怎么能要求每个人的调理结果都相同?每个人的感受满意度都不同,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满意?每个人的热度持续时间都不同,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持续支持呢?

说中国的直销企业虚假宣传,难道非直销企业的虚假宣传就少吗?难道外资企业的虚假宣传就少吗?难道因为虚假宣传就能制止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程度吗?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直销牌照颁发门槛高,资源稀缺。至于媒体所说的:部分传销团伙就假借直销企业“冒名顶替”开始活动;甚至有持牌企业干起了“租赁牌照”的生意,与其他企业违规合作,为非法传销提供“便利”,也有其根源,或许这就是主管部门“怠政懒政”的表现。而可悲的是,当出现问题,我们总是“老太太吃柿子——只找软的捏”!当出现违规的时候,不去审视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更多地去治违规者的罪。

这或许就是我们并没有承担“护犊子”的职责所导致的,而这种“严于律己”恰恰是为国际反华势力在“经济入侵”与“资本入侵”的时候,扫清障碍,自废武功的表现!

贾春宝

201914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