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到美国发不了财却事业成功?
------天才少年张首晟在美国而在物理研究领域收获丰硕成果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他说在朋友圈里都知道如果在美国找工作;中国人肯定难发财,所以大家都知道想发财就回国。然而大家同样知道,想搞事业的就不能回国;因为没有见到一个回国的搞出了名堂,而留在美国的肯定在事业上都有自己的成功。所以他问我应该如何在国内发财,因为他想发财而回来了。我说我也是想发财的人,但却依然没有发财;因为我是体制外的人,基本与发财无缘;所以想发财问我也没有办法。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有关系就与体制内有联系;有联系就有发财的可能。所以你们家里肯定有社会关系,这才是能发财的敲门砖。
离开这位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我却在思考他说的话;中国人在美国难发财,但中国人在美国却事业很容易成功。因为它使我想起了围绕华为话题的张首晟,却使我感慨无限;这么一个中国的天才少年,为何却只能在美国创造出这么多的奇迹。如果他是在中国创造的奇迹,这是不是就应该是美国人来中国而围着他转。可惜的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天才就这样消失了;这难道不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损失吗?
我们看到15岁的张首晟走进了复旦大学的课堂,而16岁时就被国家公派出国而去德国柏林大学;接着他来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投到杨振宁的门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他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他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和妻子余晓帆来到了圣何塞的IBM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3年他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95年32岁时他被聘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并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成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华裔物理科学家,所以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2007年这一理论预言被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证实。同年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此后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包揽了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然而正是因为其在美国的成功,所以张首晟在中国得到了很高的荣耀;2017年张首晟教授曾获得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颁发2016-2017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在2018年1月张首晟还获得了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9年张首晟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2013年张首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然而很多人思考的却是为何这天才不是在中国社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竟然是在美国获得成功再回到中国而获得荣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当年我的大学同学都被提拔成领导干部后,我自己定位只搞专业技术;于是埋头苦干的我竟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0多篇。正如一位为我打抱不平的民主党派领导所说,即使写小说能写这么多也应该赋予职称呀;可武钢就是压着我的高级职称不通过。再后来见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于是武钢竟然强制性地将我下岗了;自然所有对我的不公也不一笔勾销了。这就是我埋头搞事业的结果,而孙文东一个从实习生中破格提拔的领导整天就是公款吃喝玩乐;结果人家二十八岁就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就是我们社会为何搞事业的人不会成功,因为我们社会的任何权威都是领导干部的;所以搞事业在我们社会根本就不会成功,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天才少年竟然是在美国成功后再赋予荣耀;这才是天才少年的悲剧。
是啊!难怪人家留美的学生们总结出了这样的人生经典,‘想发财就回国’;‘想事业就留美国’。因为这是相当多人生经验的归纳,所以才有这样的特色。因为这不是中国的钱多,而是通过关系与权力就能牟利;这就是发财的秘密。而美国社会没有人搞人的环境,所以搞事业反而聚集的人更多;这就是美国能使搞事业的人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