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的农村


 

农村不一样

国庆节回老家看到马路边卖甘蔗,而且可以榨汁。

旁边一位兄弟讲:这甘蔗不是南方长的吗?这北方也能长啊?

听出了我们的怀疑,老板邀请我们到地里去挑选,看中的就可以随便砍。

走进采摘园,豆角、黄瓜没什么新鲜的,看到一垄一垄的甘蔗确实让土生土长的我感到了新奇;再看到小西瓜像黄瓜一样长在架上,同样让我感觉很是新鲜。

像我这样纯正的、当地农民都感觉新鲜,外地的、城里出生的人,就更感觉新鲜了。

生态更新有价值

甘蔗可是不便宜,单买一根要40元,100元给四根,可以帮助榨汁和灌瓶,一个瓶子再收一元钱。

如此一算,这一亩地的产值就非常可观,种这些经济作物要比种粮食强得太多了。

老婶家的苹果也是一样,和超市的价格一样,富士苹果卖五元二斤,您要去树上摘还得贵上三分之一。

顺义农村缺水,我们小时候普遍种玉米、红薯、小麦、高粱等,大约三十年前开始粮食逐渐种得少了,苹果等果树多了起来,有的地方干脆不种粮食直接就种普通的树了。

改变

同样的土地,种不同的作物就会收获不同。

曾经农村“流行”过一些作物,当年成风式的种芦荟,丰收了却又没有人来收购了,造成了损失。

如今有了移动互联网,种什么、种多少都可以科学地判断了,当然收入也就更稳定、更高了。

农村的改变是未来中国发展和改变的一个标志,为农村的改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