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审美谁的悲哀!还能持续多久?


 网红带祸,还是带「祸」

网红一直都是这个时代的时尚风潮向导。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红」堕落成为一种贬义词。近期,被一篇名为《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的流量却为零!》的文章刷屏。标题猎奇,内容更是相当劲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作者是某黑科技产品的创业者,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找了微博头部MCN机构,并制定了一个100万的推广方案。第一波的营销由拥有380万粉丝的大V「张雨晗YuHan」开始,视频发布不到20分钟,不仅观看量达23.3万,还有成百上千的「素质三连」,甚至许多粉丝表示已经下单了。

当作者担心自家库存是否够数的时候,却被告知,产品一个都没有卖出去,进店量甚至还不如平时。发现端倪后,他在淘宝上搜了一下刷单类店铺发现,只需3500元,就可以让发布的内容播放量轻松过百万。

不仅如此,这家头部MCN机构底下的网红博主,缩水后实际粉丝量仅一万左右。在与机构沟通无果后,作者便发这篇标题巨长的文章,誓要揭发该机构的卑鄙行径。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就在双方互打嘴炮的时候,有网友扒出作者所研发的黑科技产品,更是前所未闻。这场闹剧如今已经告一段落,除了让我们如愿吃瓜外,还让我们看到了光鲜亮丽的网红经济下,所滋生出的电商乱象——网红数据、网红产品。

双「假」并存

截止2018年4月,中国网红粉丝总人数达到5.88亿人。在李佳琪那一声声的「Oh my god」中,国内网红与粉丝人数出现了双增长,电商带货成为了网红变现的新趋势。在去年,网红直播撑起了淘宝千亿销售额,奖金阿里所有电商业务一周的成交额。去年双11为例,薇娅以3.3亿的成交额收官,李佳琦则是以「15秒售出一万五千支口红」再次封神。

甲方知不知道MCN机构刷数据的事情,其实大多是知道的。那为什么还要买他们的套餐?答案很简单——真正的头部主播太贵了。要知道,李佳琪那一声声价值数百万的「Oh my god!」,并不是所有广告主都负担得起的,更别替那些流量明星了。怀揣着几百万的梦想,手上却只有的几万而已,怎么办?为了满足大多数广告主的需求,渐渐催生出这样的一个生产链。

MCN机构会为有梦想没钱的广告主,推荐一个表面上包装很好的假号。并告知这个号虽没有某头部主播红,也不怎么出名,但是履历和数据都不错,还很便宜,这样大家都好做。由此,便出现这场虚假盛宴。「好用哭了」、「再不用就晚了」、「白到哭泣」等,网红「三无」产品,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毕竟,小X书多番洗牌都洗不完的智商收割机,如今也是多说无益。

平台是原罪

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又是微博,说实话,意料之中。毕竟,微博一直都是「流量」舆论的中心。

从上半年的「明星流量造假」,到后来的「打榜女孩不容易」,再到如今的「各种大V数据造假」,不难看出,平台真的难辞其咎。其实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想要知道自身平台上的数据真假并不难,最起码大部分是不难的,因为有些真的太明显了。因此,在打击刷流量数据上,它们虽说不能百分百,但是减少一半是不难的。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

相反的,当一个平台对于刷数据流量的行为视而不见,或是选择性「执法」——交「保护费」与否,决定了他们的去留。在这样的系统下,平台上的生态将会被严重破坏。有不少网友曾反映,微博私信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刷量的报价单。价格很亲民,但是廉价的背后是来自平台的放纵,和行业门槛低且竞争激烈的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其一,各独立博主、MCN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别人都刷数据、流量,别人的数据比你好,没办法只能跟上步伐,通过虚假数据实行欺骗。

其二,大部分的甲方(广告主),迫于流量社会的压力,只能默认并跟风,实行小成本狂刷大数据。

一个卖假货的甲方被作假数据的MCN给骗了,这场闹剧看起来好笑,实则对现代互联网社会的极大讽刺。流量,让素人成为网红,开辟出一条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变现途径,也让更多人对于未来有了更多幻想。但是在层层数据的包裹下,内里的不成熟与投机取巧,让一场又一场新骗局得以成立。

此外,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经过几个阶段的蜕变,用来定义「网红」的边界被拓宽,受众用户不再单一,流量的也因此变得更为分散。反观网红变现,其模式并没有太多转变——广告、影视、带货、直至后来的直播打赏,这些都是由流量主导的变现途径。由此可以推断,只要互联网还是主导,流量依旧是变现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因此,网红不会消失,只会更新迭代,网红产品也是一样。分产品分网红,网红并不是美丽足够!

网红,当代迷惑人群。她们仿佛不用工作,没有生活压力,有的只是用不完的昂贵护肤品和化妆品。每个月总有几天在国外旅行,出入高档餐厅,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没有瑕疵的精致面孔和完美的身材。

出个门,行头随随便便都是几十万,对比起来,阿信这种还在为生活奔波的单身北漂,简直没眼看。阿信隔壁的编辑小姐姐每次打开小X书看到25岁喜提玛莎拉蒂,都会发出诸如:“都是爹妈生的,人和人的差距肿么就这么大“的哀嚎!

限量、限购对于小X书上的po主都是不存在的,除了炫富外,还有对颜值的“网红式审美”。在网红审美下,美的标准变得单一又严苛。普通人难免失落,紧盯着自己的“缺陷”。可是在虚拟网络世界的背后,镜头前的那些所谓抓拍的“野生网红小姐姐”,却存在着诸多虚假。一张完美照片的背后或许是整容+浓妆+摆拍+滤镜+精修的加成,令人悸动的恩爱抓拍背后也只是丰富想象。网红们似乎还不满足,她们走上了街头,上演着看破不说破的“不经意”地街(尬)拍迷惑行为大赏。

视频中装作不经意被偷拍的她们,也不忘开启十级美颜和大长腿特效。不可否认,她们是漂亮的,但是却并不迷人。在这种“人均185m、腿长15m”超越人体生物学的审美背后,透露着她们对自我否定的真相。

她们并不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而法国时尚博主Jeanne Damas却最爱说一句话:“我喜欢事物本身那不完美的样子。”

Jeanne Damas

为了打破对美的偏见,为了寻找真正“散发着自然之光”的女子,Jeanne Damas和ELLE法国前主编Lauren Bastide 历时9个月,访问了20位巴黎女性,寻找美的真正样子,所有的人都有不可复制的美。她提到:“我们都讨厌那些严格又肤浅的美之定义,只有当一个人假定世上存在完美的微笑、头发或眼睛时,才会出现‘缺陷’一说。”

提起Jeanne Damas, 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你应该见过她的照片。她身穿红色针织上衣和黑色波点鱼尾裙的搭配,在各大网站随处可见,被复制无数同款。

蓬松的法式刘海、经典的红唇和标志性的碎花裙,更是引领了法式风情的潮流。

Jeanne Damas是当下最红的时尚博主之一。年仅26岁,便拥有模特、摄影师、设计师和Rouje品牌创始人等多种身份,并跻身欧洲30岁以下福布斯名人榜。GQ甚至称她为“法国当下最时尚、最美丽的女孩”。

Jeanne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美人,也并非瘦到极致的“白骨精”,但是她身上散发着某种吸引人的特质——一种自然的毫不费力的优雅。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她不够小巧的下颌,或是丰盈的嘴唇,但是Jeanne自己却很喜欢。提到对于美的定义,Jeanne说道:如果你爱自己的伴侣,会爱他坏掉的牙齿和轻微的斜视;喜欢时装设计师索尼亚·里基尔,是因为她有迷人的红发;喜欢凡妮莎·帕拉迪斯,是因为她牙齿间的缝隙。

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不费力讨好和迎合,也许是她看起来洒脱又迷人的根本所在。Jeanne在创办自己的品牌Rouje时表示——“我身边围绕着许多个性坚强又极具女性特征的女人: 我的母亲、姐妹、阿姨和朋友们。我沉醉于她们所能持有的一种从简单细节中散发出的魅力,比方说一种走路的姿态、一种说话方式、一个手势,或是一种穿衣方式。”Jeanne试图传递一种女人专属的自信与魅力。在她的采访中,她记录了在巴黎城中遇到的个性各异的女子。从14岁到70岁,她们都在全然地做自己。

在Jeanne采访的所有女人中,西尔维亚·惠特曼可能是最有巴黎风情的。

西尔维亚目前正在经营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莎士比亚书店。

在《爱在日落黄昏时》的第一个镜头,分离了9年的男女主角便重逢在这家文艺至极的书店。

而西尔维亚和丈夫的邂逅,本身也像极了爱情小说的情节:“他当时正在写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为了找一本罕见的书走进了这间书店。我说会记下他的电话号码,帮他找书……这还真是我没做过的事情!”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塞尔维亚还在为丈夫找书。

“父亲因为想住在一个人人都是诗人的城市,过上如诗歌一般的生活,而来到了巴黎。”他在书店的横梁上写着:不要对陌生人冷漠,他们或许是伪装的天使。他无偿地帮助了很多诗人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也喜欢在巴黎独享私人时光,比如在夜深人静时和作家一起穿过塞纳河去探索一些破旧的地方。”在西尔维亚的眼中,一切都是诗歌至上。西尔维亚的迷人气质和文学底蕴,让Jeanne想起她认识的无数巴黎女性,她们享受生活,热爱文学与艺术,象征着法国最浪漫的样子。

但浪漫并不代表这些女人们不接地气。吉泽斯今年44岁,在19岁时随父亲坐长途汽车来到巴黎。那时正好是火热的八月,而她一句法语也不会讲。

吉泽斯很快发现,不会法语,就只能像她的姐妹那样,侨居在与世隔绝的社区里。“当时我的首要目标是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吉泽斯想让自己解脱出来,融入巴黎人的生活中。她用“刻意练习”的方式看了很多电视,尝试去了解刚到的这个国家。每当有人跟吉泽斯说法语,吉泽斯都不会胆怯。她操着笨拙且不熟练的语言对话,并向他们表示感谢。三个月后,她就开始能流利地说这门语言了。多年以来,她不断地阅读,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书架已经快承受不住藏书的重量。现在,吉泽斯成为了巴黎著名文化餐吧的老板,还聘请了一位写过四部小说的主厨。她梦想有一天能够在店里举办文学颁奖典礼。

不仅如此,她还擅长用极低的价格淘到令人惊艳的服饰,并把不同单品搭配在一起打造出优雅的造型。她甚至会为电影和一些摄影活动担任造型师。人们经常会为吉泽斯拥有的渊博学识而感到诧异,并惊叹她参加的活动如此丰富。“我来自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天生也没有任何优势。但是我一直有求知的渴望。父亲曾告诉我,学习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生活从来不是浪漫主义文学,但是凭借长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吉泽斯创造了浪漫的叙事本身;在逆境中一路披荆斩棘,向着主角梦想的世界前进。

正如吉泽斯或Jeanne Damas,巴黎女人通常被认为是好品位的代言人,她们好像永远都在冬天穿着经典的的修身风衣,在夏天穿着俏皮的碎花裙。但是这样的假设并不完全正确。多拉·穆托是一名记者,当Jeanne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一件古怪的荧光色扎染连衣裙,一双银色的勃肯鞋,手上还涂着blingbling的绿色指甲油。

“在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奇怪的东西和彩虹小马。它们一直陪伴着我长大成人。”多拉从十几岁就开始探索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包括朋克、EMO情绪硬核、赛博朋克等。在她读书的时候,她把自己打扮得很可爱,到处都绑着丝带。老师们总是说:“多拉,你的品位太差了!”于是多拉创立了一个名为“坏品味公报”(The Bad Taste Gazette)的网站,并借鉴了这句充满讽刺意味的话。通过这个网站,她终于有机会肆意表达自己对“媚俗事物”的热爱。她喜欢很“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闪闪发光的紫色,还喜欢淘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多拉并不畏惧用穿着打扮来制造视觉上的冲击感,而且和她居住在同一个街区的人早已熟悉她的奇装异服和那荧光色的荷兰自行车。对于非主流文化的痴迷促使多拉成立了一个新项目:用纪录片来展现其他国家的传统和当代服装,让观众通过服饰文化来了解一个国家。多拉让Jeanne想起西蒙娜·波伏娃、克莱尔·布勒特谢尔等勇敢又有智慧的巴黎女人。她们坚持自我,不被社会陈规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本性去选择职业与爱情,将自己打扮成自己满意的样子。

这也许这才是“法式风情”的核心。这样的女人,怎么会不美丽呢?“如果你觉得我不美丽,那又能怎样呢?”

提及美丽,当Jeanne 见到索菲·丰塔内尔的那一刻,便被她身上散发的全然的优雅吸引了。

索菲曾担任ELLE杂志的时尚总监,现在她经常在Instagram上分享各种不同的造型,受到粉丝们的欢迎。然而,当Jeanne踏入她那称为“梦想之地”的更衣室,却大吃一惊。横杠上只挂着几件衣物,而且仅仅有两双靴子。

“我不愿意长期保存太多东西,定期清理捐赠衣物是我的法则。”索菲甚至会把书也扔掉,因为“不需要那些书来证明自己读过什么。如果内心足够丰盈,就不要太多物品填满房间了。也许正是这种轻易而深刻的生活方式,使索菲成为了时尚偶像。她目前正在践行一项长期计划:不染头发,让白发慢慢取代黑发。

索菲说:“这需要做不少艰难的工作,但是我需要身体力行。”要想最终拥有一头白发,就必须忍受从黑发到白发的各个阶段,还要应付来自时尚界人士七嘴八舌的议论。有一位时装周的造型师曾评论说:“你知道的,男人永远都不喜欢白头发。”索菲立刻回敬道:“谁在乎他们喜欢什么呢?”我们都讨厌那些严格又肤浅的“美”之定义,让人变得优雅和更有女人味儿的方式有上千种。关于美的定义,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美是没有定义的。它可以有千万种呈现方式,也可以有迥然不同的观众。哪怕观众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索菲从不去追求所谓的少女感,她喜欢她的白发,更喜欢岁月给予她的美丽与智慧。

索菲说,“一个女人的生命力并不局限于年轻的岁月,在变老的过程中,不依靠整容或其他手段,她依然可以活得很摩登并充满吸引力。”

这些身份各异的女子,没有1米8的大长腿,也没有爱马仕香奈儿的包包傍身,没有塞满奢侈品的衣帽间和尖下巴网红脸,但能说他们不美吗?她们都怀有一种坚定地成为自己的自信,这种对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美的自然而然。要知道,美,从来就不是一种形态啊。这令我想起了俞飞鸿,好像她一出道就没有怎么少女颜过。但今年47岁的她,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信的人生态度,温婉大气,美到发光。

内心丰盈的人,才可以拥抱真正的自由。打破偏见,我们都有定义美丽的权利。

(未完待续, 版权归彭小东导师所有 ! 首发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关注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 【卓越团队行销力】以及{【中国式销售实战技巧训练营}】 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精彩演讲!)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彭小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