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从刚开始进入中国,到现在谈之色变,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
2007年,拍拍贷在上海落地,表示中国迎来了P2P的入驻,随后过了几年,各家金融机构都看到了P2P市场的前景可观,纷纷成立公司进入这个市场,2013年一年的时间P2P公司就增加了400多家,可谓一天一家的速度,这一年也被称作P2P的元年。
但是好景不长,利用高利率吸收存款的方式,在市场繁荣时,各家企业除去成本还能够维持生存,而在市场萧条的时候,超过10%的高利率就让这些只想着赚“快钱”的企业,活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跑路或者自首,来为数百亿的债务“买单”。
就在前不久,先锋系的掌舵人客死他乡,数百亿的债务无处可追;然后熊猫金控的平台也宣布“爆雷”,大平台相继倒下,这正好验证了刚刚问鼎中国首富宝座马云在8月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说的话,P2P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而是非法集资的产物。回首一桩桩案件,马云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很多非法放贷机构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套,做着非法集资的事情。非法集资属于违法行为,国家自然而然零容忍!
就在马云发表此话的同日,上海证大集团的创始人还向投资者承诺不跑路,仅隔3日,便传来了戴志康自首的消息,截至目前,仍然有50亿的资金未能兑付,让数万投资者夜不能寐。
戴志康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个例。还有很多放贷机构的高管,拿着投资者的钱,自融自投,然后等到“东窗事发”,能稳住就先稳住,稳不住就直接跑路或自首,最后投资者的钱大多数都被其挥霍,买豪车、去商场、到处游等等,最终留给投资者的钱就只有“九牛一毛”了。
P2P平台的“野蛮”生长,国家并没有视而不见。但是考虑到仍然有一部分机构并不属于非法集资平台,“一刀切”的政策并不适用。
所以,国家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只能一直对P2P行业遵循严加监管的原则,就是为了能够保护P2P平台的投资者不受伤害,包括提醒合格投资者要警惕高息诱惑,提高辨别意识,另外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提高投资平台准入资格等方式。不过,政策具有滞后性,不良机构逃避监管办法别出心裁,所以导致很多“爆雷”的平台存活至今,而现在国家终于要出“重拳”整治P2P行业了。
湖南先是打响了清退P2P机构的第一枪,表示辖区内的24家P2P机构因为不符合备案条件,将被清退,然后山东紧跟着表态,也是宣布清退,据悉,现在深圳、北京等地也相继采取行动,看来P2P平台的数量在今年会减少很多,但不会像去年一样,都是“爆雷”引起的,今年减少的P2P平台大多数是将资金兑付完,平台不再发新标,采用这种方式退出。
亦因此,现在P2P平台正在处于“清盘”期,作为投资者如果能及时下车,那么就抓紧退出,如果没有投资P2P平台,准备跃跃欲试的,劝你要小心,因为即使能够给你兑付,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段兑付时间你是没有利息的,另外还不一定能够保证你投资的平台就是正规平台,所以特殊时期,小心谨慎总好过一意孤行,等到合格P2P平台备案通过后,再做投资打算也不算晚,毕竟做投资,保住本金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