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不道歉


 华为为什么不道歉

 

朱大碌

 

 

李洪元251”事件把华为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类媒体一片哗然,谁是谁非似乎成了难解之迷。

 

其实事情很简单,华为告李洪元敲诈勒索罪不成立,被司法机关驳回,并且执法部门为错误羁押251天做出了赔偿。

 

事情至此,摆在华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者认错道歉,或者起诉执法机关。

 

可惜,这两条正路华为都不走,却发了一个貌似强硬的声明,只是说自己程序合法,不服来告。

 

程序合法不等于你的举报就是对的,司法机关已经驳回你的举报,并对当事人做出了赔偿,就说明你的举报是错误的,而且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为什么不为自己的错误道歉?

 

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没错,那就是执法机关错了,你完全有权力上诉,不服来告的应该是你,不是别人。

 

直至125日,据说华为法务部门负责人还坚持是敲诈勒索,那为什么不上诉?不服去告啊。

既不上诉,又不认错,华为某些管理层貌似维护华为,实际是在害华为,落入低级红高级黑的圈套。

 

251”事件暴露出中国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没地位,这是中国几乎所有企业的通病,华为也不例外。

华为据说是个股权分散职工持股的企业,但是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工会或职代会出来说话。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管理层个别人语无伦次的发言,真的能代表华为吗?如果不能代表华为大多数人,那就是中国常见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绑架企业,绑架大多数人、包括股东。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我们工人有力量”,很可惜,在中国无论公私企业,我们看到的情况正相反,劳动大众成了弱势群体。

 

按照现代经济学原理,企业不是单纯的赚钱机器,而是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生产力,同时还要为社会创造消费力。不是只为少数人赚钱,而是要为大多数人赚钱,只有大多数人赚钱社会才有消费力。

 

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色彩,今天的发达国家正是在吸纳了社会主义理论之后,出现了劳资双方比较和谐平衡的优秀企业,实现了国家的发达。

 

而在号称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却很难看到劳动者有地位的真正社会主义企业。

 

中国无论公私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停留在下流阶段,无法与人家的上流企业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华为随随便便就把一个10年以上工龄没有明显过失的员工解雇,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下流行为(只用一阵子,不管一辈子)。而在劳动者有地位的上流企业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如德国法律规定企业人事专员由职工代表担任)。

 

中国的国企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劳动者地位问题,而不是折腾混改上市炒股。中国民营企业等,也同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华为其实有比较好的条件(员工持股),可以进入上流企业,可惜华为的管理层档次不够,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与下流企业同流合污,把劳动者权力置之脑后。

 

华为与美国对峙,我们支持华为。华为与员工的对峙,我们支持员工。只有员工才能代表华为,个别管理层反而未必代表华为,尽管他们以华为的名义行事。

 

但愿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能在社会主义上动点真格。学习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的企业管理,把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共享、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企业管理中,铭刻在宪法、党纲中。这才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