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在保护生态过程中引导产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由于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收入低直接导致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自然就演变成“空心村”。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渝北大盛镇初见成效。
大盛镇“特色景观鲜明、农旅文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万亩野生樱花林、日出云海、廖家湾古院落、十里樱花大道、红枫观赏园等特色景观优势明显;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农产品展示厅、停车场、餐厅、农家乐以及共享农庄功能完备;以灵芝庄园、红枣庄园、蔬菜公园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企业,为游客提供着丰富的观光休闲、农事体验、鲜货采摘等游览体验选择。
2019年12月17日在当地村委会引导下,我们对蓝子槽、神仙寨、鞍子坪一带进行实考,这里基本保持原生态,慈竹茂密,山道难行,人迹罕至,在渝北区大盛镇板桥村李家嘴,海拔600米山地,慈竹茂密,羊耳菊,灵芝,松柏,时有野猪出没……
行走在乡村公路上,我发现有个地名富有诗情画意,原名称“天仙村”,逸仙谷,天险洞,村中央一对鸳鸯黄桷树,几十米高,枝干粗壮,茂盛,建一个三层楼民宿,聂家院子据说成网红地,附近接下山泉水,制作的山泉豆花别有风味。时代在变,大地更新,祝福生活在天仙谷的人们生活安乐,赛比天仙……
海拔1008米的云龟山巅,云雾飘缈白云寺,还有各种原生的造型各异的石林群,更有东汉悬棺、白云寺观音阁、白莲教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乡村振兴注重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以外,还要注重文化振兴。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质上是在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
调查中发现,山谷已经开发成天仙谷,农耕规划,生态保护,产业调整,综合治理,边看便思:三农是一篇难写的宏文,但重庆渝北区开始谱写新篇章:大盛镇将依托“一山一水”自然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以“一镇(樱花小镇)”、“两园”(灵芝庄园、水果公园)、“三会”(樱花观赏季、山地越野自行车赛、龙舟赛)、“四民宿”(白岩樱花民宿、顺龙康养民宿、青龙渔村民宿、千盏农耕民宿)”为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全域环境,逐步打响“樱花小镇·康养大盛”旅游品牌。
蔡律 201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