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繁华》堪比《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重庆收藏家庄洪海先生珍藏的《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姑苏繁华图》,其画卷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画卷全长二十二点四米,宽约一米,是继《清明上河图》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宏伟长卷。作品笔触细致,十分细腻地划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村落,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采用了全景式构图,散点透视,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
栩栩如生的《姑苏繁华图》大型画卷,全长22.4米,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之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整个画卷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笔触细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经有关专家对其画风、纸张、色彩、玉印等多方考证,认为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姑苏繁华图》是继《清明上河图》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宏伟长卷的重大发现,而其长度比《清明上河图》还长数倍多,具有极其重大的文化和史料价值。有专家说,此次《姑苏繁华图》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中华绘画史、清代的民风民俗、中华传统文化等,都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姑苏繁华图》收藏者、重庆简德道艺术品公司董事长庄洪海先生介紹,《姑苏繁华图》无意间收藏于十多年前。他说,不久前,作为吴冠中弟子的著名画家王长海,偶然前来自己的藏馆,庄洪海在不经意中拿出此画欣赏,却让王长海为之惊呼,于是提议拿去鉴定,才使得这幅恢宏图卷横空出世。
在庄洪海先生家里,我看到诗人戈阳青《浩世微尘·天寰曲》,姜公醉草·篆卷书法:“秦川蹉跎,春秋逆旋。沥去冬眠犹未寒。梦可成歌。魂能惊山。飞渡五千年。满目东风,刀刻天寰。”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原会长阎振堂观看《姑苏繁华图》原件珍品赞叹:“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这是对庄洪海先生收藏境界得诠释。
蔡律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