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悠远——黄宾虹艺术特展
2013年12月12日,由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静谧悠远——黄宾虹艺术特展》在潍坊市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50岁以后,黄宾虹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据潍坊市博物馆郭伟主任介绍,此次展览精选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黄宾虹山水、花鸟、书法和印章等藏品150余件。将大师的作品引入潍坊,让社会大众共享先生留下的艺术瑰宝,符合先生“传无尽灯”的宏愿。潍坊观众将有幸看到黄宾虹大师的震撼之作,在与大师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和碰撞中,这些作品的艺术与人文之美也必将会得到永恒的传承。
“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
2014年10月26日上午10时,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在潍坊郭味蕖美术馆开幕。
此次活动为了纪念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陈介祺诞辰200周年,挖掘、弘扬陈介祺金石文化,丰富万印楼当代收藏,重塑万印楼在印学界的地位,提升素有金石圣地美誉的潍城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次邀请展自2014年2月启动,历时8个多月,大赛共收到国内外篆刻作者投稿1200余件,其中印章原石800余方。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权威专家评审,共从中评出“陈介祺奖“两名,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19名,入展175名。此外,名家邀请展共收到国内外篆刻名家印章原石62方,特邀国内部分篆刻家印章原石25方,山东印社全体社员印章100余方。作者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
齐派画虾奇人梁春生与他的《上游图》
2014年11月15日,在“中国画都”中法文化艺术展暨“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成立启动仪式上,我见到了近期非常著名的一位誉为小白石、中国当代虾王的齐派艺术新一代掌门人梁春生先生。他在晚上的“中法文化之夜”向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捐赠了为隆重纪念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特别创作的《(群虾)上游图》。在活动间隙,梁春生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
中国文化艺术网丁二伟:首先,关于您的专题节目《齐派画虾奇人——梁春生作品上游图》最近正在央视环球奇观热播,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对您向活动组委会捐献了最新力作《上游图》表示感谢。请向我们的读者和广大网民介绍一下您创作这幅作品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齐派画虾奇人梁春生:今年是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齐白石再传弟子,白石门人,觉得这个日子意义比较重大。我创作了《上游图》把我三十多年来学习齐派文化艺术的一次总结,回报给社会,回报给所有爱好齐派艺术收藏的广大观众、读者和各界朋友。
丁二伟:今天您受邀出席这次活动,为继承、传承、弘扬中国绘画艺术,尤其是齐派艺术,做出了您的贡献,您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梁春生:首先,能够在中国画都参加今天这个十分隆重、热烈,富有中法文化要素的艺术展以及晚上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我十分荣幸,心里特别兴奋和激动。其次,向今天成立的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白石老人的再传弟子,我也希望能够多参加像今天这样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把中国的国画艺术尤其是齐派艺术发扬光大。
丁二伟:我从您的画册资料上看到您1989年就入室齐派,成为白石先生再传弟子,请您介绍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
梁春生:我是从小比较爱好花鸟鱼虫花卉这种画,特别是对齐派的虾蟹花鸟鱼虫之类,从小就比较感兴趣。在1989年8月17号有幸到北京齐白石的故居拜会了齐良迟老先生,并当场在齐老先生的指导下作了几幅画,齐老先生评价说你画的这个虾比较有齐派的味道,并在我的画上进行了长的题跋,题跋完后,我也行了拜师礼,从此就跟着齐老先生学习齐派文化艺术。
丁二伟:在中法文化艺术展上,我看到了您的大作《海阔万里(群虾)》和《虫草四扇面》,您的笔墨十分灵动、意境高远、寓意也十分美好,您用您的笔墨诠释了绘画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您是如何创作《上游图》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问题?
梁春生:确实,我在创作《上游图》过程中遇到很多很多问题,也积累了我三十多年来画虾的某些技法,包括虾的神态、神韵,包括姿势之类,比较融合了自己所理解的程度。众所周知,画虾比较难画,什么问题呢?就是不能重笔,不能有败笔,画的必须一气呵成。在画虾的过程中包括虾须、虾钳、虾黄、虾身、虾尾这些都必须不能有重笔、有败笔。如果有一点重笔、败笔,这幅画就作废。所以说,画的过程之中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几张画里才能挑出一幅精品。
丁二伟:您为纪念齐白石老先生诞辰150周年创作的最新力作,也就是今晚捐献的《上游图》,为什么叫《上游图》,有何寓意?
梁春生:创作《上游图》,主要是激励我个人在绘画三十多年来,一直激励自己力争上游,积极向上一种心态,保持这种心态才能更好地继承齐派文化艺术的传承,也希望对齐派文化艺术收藏的广大爱好者在工作生活中提供一种正能量,积极向上,对待生活的一种好的心态。
虾的寓意是非常深刻和常美好的。从虾的形态来看,蒲扇般的尾巴,它是虾在游动时的一个航标,所以,虾在游动的时候总给人以争上游这种感觉,而且是勇攀高峰这种精神。另外,通过虾的双鳌非常有力量,非常有力的双鳌,好像就是把所有的好事、所有的好运都扑捉住,不要放掉,就是表现了一种好运连连,鸿运当头的这种感觉。所以,为什么虾赢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就是因为它有这种美好的寓意。
在北方虾又称为龙。我们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它就是一种吉祥吉瑞的象征;还有一种镇宅的作用;另外,南方把虾又叫做银子,就是我们说的钱,代表财源滚滚;有一句诗,“身披御甲皆可窥”,就是说虾的通体透明,咱们从这画作上通过这个墨色的变化,给人的感觉也是透明的,就是说它代表的是一种纯真纯净;另外,虾是有节的,所以代表节节升高。最后,虾的这个身体是非常圆润的,就说我们处事要圆润,这也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丁二伟:再次向您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梁春生:谢谢。
作品介绍:齐派画虾奇人——梁春生作品《上游图》。藏遍天下不如齐派一画。为隆重纪念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诞辰150周年,齐派艺术力作《上游图》由齐派艺术新一代掌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虾王的梁春生先生特别创作,传承了齐派艺术的精髓,又对传统画法有所突破。
《上游图》以画龙的精神展现虾的神韵,完美诠释了绘画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意境非凡;《上游图》用艺术夸张的手法,体现了磅礴的气势,是齐派艺术集大成之作;《上游图》笔墨灵动,意境高远,催人奋进,寓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