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研发数字化


 互联网是制造业的基础设施,是制造业的生产要素,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推动力。

数字化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相结合发生化学反应的必然过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体现在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各方面。

从制造业的研发数字化方面来看,研发数字化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研发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近年来,随着小米互联网营销的火爆和风靡大江南北,引入用户参与营销,甚至产品研发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的工作重点,其时间、预算都应该在产品研发阶段,而不该是“投放市场后再优化”。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用户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企业需要的是融入互联网“基因”的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快速迭代的产品。在互联网技术深入变革传统IT产业的今天,企业级产品可否适用互联网化思维?我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全面倾听用户需求,让用户(开发者)参与研发设计。

互联网+”促进研发数字化

在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中,用户可以积极参与到创新过程的快速迭代式创新,生产过程是以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为特征的制造过程;服务可以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的厂家直接获取产品的使用信息,检测使用情况,并下达维修和保养指令,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互联网+制造,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向数字化发展、产品制造向智能化发展、企业管理向信息化发展、配套服务向数据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互联网+制造,能够使装备制造业走向微笑曲线两端,注重研发和终端销售,将中间的制造环节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外包,使企业轻型化,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终由生产制造商向整体方案解决商转变。

“互联网+”作用于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模式,特别是数字化工厂建成之后,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的研发平台,能够发现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最青睐什么增值服务、希望获取什么数据支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型制造推进。

“互联网+”等于研发数字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过去产品是大规模生产的,现在趋于个性化。这同时表明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是大势所趋,反过来看,服务型制造业的推进,能够为研发的数字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来源及用户沟通反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