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管理包含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这两个部门是一个企业“心脏”,统筹营运资金、物流、信息等动脉,PMC管理是工厂企业开展精益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管理改善环节,其制度和流程决定公司盈利成败。
PMC管理部门掌握企业生产及物料运作的总调度和命脉,直接涉及影响生产部、生产工程部、采购、货仓、品控部、开发与设计部、设备工程、人力资源及财务成本预算控制等。
生产及物料控制部门和相关管理层必须充分了解: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收、发、退、借、备料等)、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控制,并谙熟运用这门管理技术来解决问题。
其中生产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就是将年度计划已确定的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数量具体地分配到各季各月,并规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在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时,为了合理组织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应考虑以下要求:
1、订货合同规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限,成套完成任务。在产品出产安排的次序上,应当先重点后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先外贸出口后国内市场。
2、尽可能保证全年各季各月均衡地出产产品,使设备和劳动力负荷均衡,使资产占用和资金回收相协调,使产值和利润逐步有所增长,避免大起大落。
3、产品出产进度一定要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度协调衔接。尽量不要仓促上马,以免因技术准备不周、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不及时而产生产品质量或生产中断等事故。
4、市场需求有季节性的产品原材料供应有季节性的产品,其出产进度一定要符合季节性要求,做到不误季节,及时生产。
5、要尽可能往前赶,各计划期末都要留出一定的生产能力为下一计划期生产作准备,以保证各计划期的产品出产进度互相衔接。
生产计划系统结构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生产计划指标构成包括品种指标、质量指标、产量指标和产值指标。
生产计划规划和执行的关键控制点如下:
1、明确年度生产任务,生产部经理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任务,向生产副总请示,确定明确生产任务。
2、搜集生产资料和信息,生产部主管搜集竞争对手、本公司前三年的生产资料以及本公司生产设备资料。
3、确定产能,生产部收集生产设备的产能情况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以往生产数据确定产能。
4、初步拟定生产计划指标,生产主管拟定初步生产计划指标,包括供应能力、技术能力、机器负荷和人力负荷等。
5、指标报批和备案,生产部主管将初步拟定的生产计划指标报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报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
6、确定生产计划指标,生产计划指标审批通过后,形成最后的指标。
7、编制生产计划书,生产部根据确定的生产指标编制生产计划书。
8、安排生产任务,生产部根据确定的生产指标进行生产任务分配,确定生产目标,签订生产目标书。
9、执行生产计划,各个车间执行分解的生产任务。
10、监控、落实生产计划,生产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时、按质完成。
在规划好生产计划后,需要对产品出产进度进行安排,而产品出产进度的按排方法,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量大小和产品的生产技术特点,下面按不同的生产类型进行介绍。
一、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这类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的品种少而产量大。因此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在各季、各月的分配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平均分配法,也叫均衡分配法。就是将全年的计划产量平均地分配到各季各月,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需要量比较稳定的产品。
2、均匀递增法,也叫分期递增法。就是将全年计划产量分期、分阶段均匀递增地分配到各季、各月,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的情况。
3、抛物线型递增法。就是将全
二、成批生产类型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较多,而各种产品的产量大小不一。因此,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就不单纯是按季、按月分配各种产品的产量,而要考虑如何组织好各种产品的合理搭配,以减少每季、每月生产的品种数,增大每种产品的批量,同时要使设备、劳动力的负荷比较均衡,以便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产量较大、季节性需求变动较小的产品,按“细水长流”的方式每季、每月都安排一定产量,尽可能使全年有比较均衡的生产,保持企业生产上的稳定性。
2、对于产量较小的产品,实行“集中轮番”生产的安排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每月同时生产的品种数,加大产品的生产批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种产品,再轮换生产别的产品。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作业准备的时间和工作量。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产品出产期与用户要求的交货期不一致的情况,会增加库存量,占用更多的资金或者影响按期交货。因此对集中在什么时间生产最为有利,要进行经济分析权衡得失,再作决策。
3、安排新老产品出产进度时,应有一定交叉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新产品产量逐步增加,老产品产量逐步减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骤上骤下带来的产量过大波动,造成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时松时紧,也有利于工人逐步提高生产新产品的熟练程度。
4、精密产品与一般产品、高档产品与低档产品、复杂产品与简单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产品,均应合理搭配,以使各工种、设备及生产面积得到均衡负荷。
5、安排各种产品品种搭配和先后顺序时,应当考虑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完成期限,技术组织措施的完成期限,以及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和外协件的供应期限等因素。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开展PMC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陈晓亮老师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xly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