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源:泄漏葬穴深浅秘诀
有的墓穴深有丈余,甚至更深。
有的墓穴浅不过棺材,甚至将棺木直接置于地表,再取土掩埋。
穴位的深浅为什么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葬穴的深浅,遵从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根本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因地制宜。
经云: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郭璞说,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
人们常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地理之穴一如人体之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纵使有大师兄那样的火眼金睛,也不会轻易地找到穴位。点穴时,既不能靠前,也不能靠后,也不能偏左偏右。这是横向空间,纵向空间也如此。不可过深,也不可过浅。
古书上写得明白。穴应当浅葬却深,气从上过。穴应当深葬却浅,气从下过。这样就违背了经书上说的葬乘生气的原则。所以说,穴位不好点。棺木处在一个立体空间中,它的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弄准确才行,何止准确?非得精确才行。
有人说,为什么有的坟地,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却没有富贵?因为下葬的距离不对,没乘住生气,还说白瞎了一块好地。
司马头陀说,脉气向外发,成为窝钳穴,气上浮,属阳,葬穴时要浅。脉气内藏,结乳突穴,气下沉,属阴,葬穴时要深。
我以前听人说,地处北方,可以葬得深些,地处南方,可以葬得浅些。这是有道理的。
各种说法,难以悉举。中华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形地质。对于穴的深浅,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气行地中,不是线状,而是以片状运行。并非薄如蝉翼,具有一定的厚度。穴内所乘之生气是有广度和深度的。只要穴正,将棺木与地面持平即可,当然还能再深一些。这时一定要注意,先清理掉浮土。挖穴时还要注意土质的变化,见到五色土为上。若地下水旺,毋需挖穴,直接放置棺木,然后封土,要厚实,以引气。
葬穴的深浅实在是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复杂的,更不存在什么秘密。不能故弄玄虚,迷惑人。穴位的深浅就是因地制宜。比如海拔高的山区,可以葬得深些,也并不是说一定得深,一定得有多少米深。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可以葬得浅些,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可能葬深一点。
穴内的生气是向前又向上运动的,不是在很深的地下,都是在接近地表的地方,浮土除外。葬穴不用挖太深,浪费人力心力物力财力。如果有人对你说,墓穴得挖深多少多少米才行,否则又怎么样,这都是骗人的鬼话,是在故作神秘,故神其术。听起来不过如此,然而风水秘籍就这样,只不过华丽的外衣穿得太厚了。
我想我这是泄漏了机密。正是:生食熊心胆,定把外人传,世人迷不悟,遗恨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