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市健康产业势在必行
(本文载邵阳日报2019年3月11日第五版)
健康产业是以生命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先导,以健康至上理念为指导,涵盖医疗产品生产、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多个领域的多产业集合。2018年邵阳市健康产业,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健身设施相对加强、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健康保险保障加强。健康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优质医疗资源少、医疗保健支出少、健康保险占比少、健康管理监督少。发展健康产业必须做到四个“加快”:
1、加快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政府充分发挥好监管职能,制定、修订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健康信息市场传播,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杜绝虚假健康知识和药品广告在电视、广播、书报刊和网络上传播,重点整治好老年保健品市场经营,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氛围,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建议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增加有关健康知识的辅导读本,安排一定的身心健康辅导课,通过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从小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加快优化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患者抢占优质医疗资源,造成挂号、候诊、拿药时间长,医生问诊、检查时间短,看病手续繁琐,服务态度差等现象发生。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二要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农村及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优质资源配置,尤其要增加农村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优质资源供给。三是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员有序流动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之间壁垒,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医务人员有序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向农村定点支援帮扶,为广大基层群众就诊提供方便。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平台,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开展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会诊、监护、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项目。五是继续大力支持社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舆论上给予宣传引导,在经济待遇、职称晋升等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医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从事社区全科医生职业。
3、加快改革药品流通的管理体制。要健全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补偿现状,切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及医生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真正实现医药分离,从体制上解决“医药合一”抬高药价问题。鼓励建立规模较大的平价药品批发市场和平价药品零售市场,理顺药品价格体系,规范药品定价标准,遏制药品虚高现象,对进入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药品实施低利率供应。政府要强化平价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药品统一采购的力度,完善药品器械招投标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定价和收费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规范其管理和服务行为。
4、加快公共休闲健身场所的建设力度、完善健康服务的保障制度。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公共体育休闲健身场所的投入,按照城区、街办、社区和县、乡、村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消费人群、不同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层设计、合理布局,形成多样化的体育健身场所。政府应支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体育休闲健身场所建设,并对可以普及但费用较高的体育休闲健身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培育壮大消费群体。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身心健康保障需求,要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和人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居民具备释放压力、管控不良情绪的能力。要完善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提高群众抵御重大疾病能力,重点建立城乡基层群众大病救治机制,医疗费用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补偿并适当简化报销程序,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商业保险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综合实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产品和企业,提高公众的知晓度;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突出以人为本,用优质的服务,提高公司的信誉赢得市场;要创新思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作者:邵阳市统计局 童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