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被蔡徐坤粉丝围攻的新闻占据了头条,事情的起因是,在录制某个综艺节目时,因为潘长江说不认识蔡徐坤,导致蔡徐坤粉丝暴怒,纷纷去围攻潘长江,谩骂声不断,他的评论区都炸锅沸腾了。潘长江感到非常困惑,自己说的是真话怎么会这样呢?
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时没有任何感觉,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一样,千奇百怪什么都会有,有在地下钻土的蚯蚓、有在天上飞翔的大雁、有吸血的蚂蟥,也有吐丝的蚕宝。这段时间一直在思索我们人这一生修行的最基本原则及“修行秘籍”,感觉潘长江的困惑不是他一个人的困惑,这种现象几千来全世界都普遍存在,解答困惑的答案就在修行秘籍中。
————————————————————————————————————————
————————————————————————————————————————————
三十岁前学会成熟;三十岁后修复童真
我想看过“修行秘籍”后潘长江就应该没有那么困惑了而是理解这些“粉丝”,粉丝们就是由于自身的不足与缺失才会通过偶像及喜欢与崇拜某个名人或强人来弥补、来满足自己的不足与缺失。说得通俗点就是他们还没有长大、不成熟。但这是正常的,因为通常他们年龄还小,追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一个人能在三十岁前变得基本成熟就非常不错了。因此当他们的偶像受到忽视或打击时,就如同打击到他们那脆弱的心灵,而越脆弱的人反应就会越激烈,自然就会去围攻那个他们认为忽视或看不起他们偶像的人。随后潘长江还呼吁那些粉丝要有理性,这样的呼吁不会有太多效果,因为有理性人不可能去崇拜某个人,更不会去追星。
在我的“修行秘籍”中不只解答了潘长江的困惑,也是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或”通过修炼来克制欲望从而摆脱痛苦”等各种影响广泛、深远的修行理念进行修正。
“三十岁前学会成熟“
成熟的标准:照顾好自己、知道对自己真正有利的是什么并行动。
“三十而立”谈的都是表面的东西、如: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立业、立家、立身。现实中做到的人不敢说绝对没有,但确实没怎么看到,如同几千年来强调“仁义之士”般,只是一个口号,这些都是人类第二代文明(高级感性文明)的幻想,没有多少现实的指导意义。能照顾好自己,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的人,才敢于承担责任、才愿意承担责任而不是被迫承担,才知道怎样去生活、工作、学习,个体成熟了家庭和社会才能幸福和谐。
————————————————————————————————————————————————
————————————————————————————————————————————————
“三十岁后修复童真”
童真:是生命力的体现与象征。生活、工作、情感中的乐趣不能只靠数量上的增加或等级上的提升来获得,这样的方式如同吸毒,你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更重要的是这一生你自己能赚多少钱、能当多大官是无法控制的事情,你必然就会患得患失,恐惧焦虑。比如:你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时会很高兴,有第二套、第三套时就没什么感觉了,你有了一百万很开心、二百万、三百万就麻木了。被提升为经理的时候很开心,还想成功和开心就得继续向上爬,但越往上走位置就会越少,可能性就越小,会越来越累并且不是自己想赚多少钱通过努力就能赚到,想当多大官奋斗了就能当上。只有修复自己的童真才能保持对各种成功与乐趣的敏感性,才能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在各种场合里不断地感受到快乐、成功和幸福,一个人的创造力、生命力更是离不开对童真的修复。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是讲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听上去有道理其实是对自我的限制,因为“知己知彼”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岁数的人通常都麻木了、固化了、乐趣少了、创造力下降了、生命力退化了,迅速的衰老。正是由于如此,很多到这个年龄的人就开始变得迷信起来,搞各种各样的修行,想通过这些方式来摆脱麻木或逃离痛苦、长命百岁,他们已经很难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感觉。但人类历史早就证明并且反复证明,他们不过是活在了自己或别人制造的幻觉中。
只有童真没有成熟必然受伤,童真会难以持续!
2019/3/19
智慧之神特别使者、智慧教创始人、第四代文明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