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最重要的决策(3月23日)


 

创业者最重要的决策(323日)

 

关键词:创业  决策  投资  团队管理

 

企业的核心是把利润再投入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压缩成本,实现更多的效益。企业运营需要成本才能有流水,有了流水才能有利润,有了利润才能在扣除成本之后,再进行扩大再生产,而资本的态度是用资本加持进入,扩大再生产,从而提升规模与速度。

机制、平台与文化、激励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在什么阶段投入取决于基本利润,也就是说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能否形成向前的推动力。所以企业融资的节奏,应该是先让自己站住站稳脚跟、然后给自己向前奔跑的力量,那样的力量越足,资本介入的可能性与力度也就有可能越大。

 

当然资本也可以再向前走一步,就是把岌岌可危的企业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但要注意三点:

首先是未必每个企业都有可以起死回生的命,即使资本愿意伸手,也未必每次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其次是即使企业被资本施以援手,即使资本仅仅是“滴水之恩”,也会谋求企业“涌泉相报”的,那个未来企业是否能接受?再次即使企业决心“涌泉相报”市场格局与竞争对手是否允许,其它企业与资本之间的组合,是否给企业“涌泉相报”留下充足的空间。

 

职业永远是生活的必要补充!创业者的健康心态都是以最低标准来维持生活的。来自企业的收益仅仅满足在生活陷入窘境的时候,给与雪中送炭,舒适感与幸福感并不能带来创业者全力以赴的行动,没有得到而且保持追求,并且遭遇挫折坚忍不拔的状态,这才是创业者应有的态度。

 

其实生活不需要过于奢华,虽然职场中的人力成本是必然投入,但绝大部分都投给了两类人,一类是那些有本事、有能力、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但与企业“貌合神离”的职业经理人;另一类是没什么本事,没什么能力,也难以给企业带来利益回报的“混日子”的人,那些人来了就不愿意走,有效工作时间的比重比较低,同时“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使以变相裁员的方式与他们停止雇佣关系之后,都有可能会“反目成仇“,给企业带来麻烦,企业被劳动仲裁部门约谈甚至受到惩罚的情况都难以避免。

那些与企业“貌合神离”的职业经理人之中虽然也有忠诚、专业而且有独特价值的人。但还是有大部分人,或者是在有能力、有资源、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有野心、有抱负的,他们或者时刻希望在翅膀硬了之后自立门户“单飞”,或者时刻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挖墙脚”,在利益诱惑之下,很难保证不会违背同业竞止的原则,而以自由身份跳槽,甚至在就职期间与竞争对手“里应外合”,损害“东家”的利益的所谓“人渣”型的人才,这些,在企业而言,也是防不胜防。

不要认为对劳动者的保护是中国的营商环境才会面临的状况,在欧美日等国家,在劳资双方之间的利益天平,更多的是把劳动者置于被保护的位置,而在项目并购之中,对当地劳动者的“过度保护”因素,也会是决定胜败的“生死手”。

 

遗憾的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难以从表象来识别,那些来应聘的是浪得虚名,还是有真才实学;是心无挂碍还是心怀鬼胎;是诚恳忠诚还是离心离德,是踏实肯干还是人浮于事,很多本质与内在因素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事件中显现出来的,假如在其中投入过多,注定会拖累企业陷入泥潭而难以自拔的。

就如在创投领域,种子阶段与天使阶段的投资人,并不仅仅关注“赛道”,而更多地把考察重点放在“运动员”身上一样,人选对了才是做正确的事情,而相对而言,做事的方式是否对,所起到的作用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做创业者是同样的,选对了人,一切都是投资,会积累正面经验;而人没有选对,一切都是浪费,所得到的都是泪,而那些“泪”不过是当初做抉择的时候脑子进的水。

成功往往需要很多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天时地利人和”那么简单。不仅要选对人,做对事,把握时机、选择有利地形,而且要把握政策的脉搏,符合大的趋势,知己知彼,并适时调整与退出。

不管是在赛道的选择,对事情的取舍,对时机的把握,对人才的去留,让谁做哪个层面的股东,让谁做职业经理人,对于引入投资机制的关键节点,这些都是创业者最重要的决策。

 

贾春宝

2019323日星期六

 

更多文章,尽在:http://bekings.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