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寒假-35 大理(4):北门外的小饭馆


 温暖的寒假-35

大理(4):北门外的小饭馆

2019-2-8

从喜州到大理古城二十公里不到,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其中有半个多小时花在进城那 几百米。入住之后,又返回北门附近找饭吃。

好多年前了,我们到大理,住在古城里面。当时古城里面饭馆不多,质量也不怎么样。头一天,就在十字路口一家“白族土家菜”吃的。看起来是家老店,二层的木楼,古色古香的。其实做的是旅游餐的生意。都是事先做好,一大锅一大锅的放在那里。旅行社带队过来,快速装盘供应。讲究的是速度快,味道和质量以及清洁卫生就顾不上了。那一次还是冬天,给我们上桌的菜,肉汤都成了肉冻。那一顿之后,就下决心努力找地方吃饭,一定要找到可以吃到热菜热饭,可以吃到小锅现钞的地方。第二天下午,从崇圣寺回来,才找到北门外这家挂着“民家小店”的小饭馆。其实,这家的水平也一般。只是他们能正常提供炒菜,能够将菜炒熟,并且炒出味道。那一次之后,每次到大理,如果要吃正餐,就到北门外找这家“民家小店”。

其实现在大理古城里面已经有了很多正儿八经的饭馆,把菜炒熟并炒出味道,应该都不成问题。从我们住的酒店出来不远,就有一家川菜馆,一家湘菜馆,还有好几家“土菜馆”。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川菜馆总是可信的。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民家小店”靠谱。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他家正在营业。过年期间实在是生意火爆,八点多我们进店的时候,里面还是满的。正好有一桌吃完准备离开,才给我们让出位子。跟在厨房里忙活的老板套了下近乎,他嘴里叼着烟,连连说道,“记得记得”。

实在太饿。因为太赶,我们连午饭都没吃,只是在喜州吃了些小吃。我因为肠胃毛病,只喝了一碗稀豆粉。老杨从河南带来只烧鸡,正好拿出来顶一阵子。服务员还主动给我们提供盘子,对我们吃“外食”没有一点不快。又点了六个菜,其中包括最有白族特色的酸菜鱼,还有洱海特产海菜。大家都吃得很开心,一致夸赞味道好。乘大家高兴,我给老杨要了杯雕梅泡酒。老杨一个劲儿叫好,进一步激励了我,又给他倒了杯玫瑰酒。这一下提起了大家的兴趣,夫人们都尝了尝。我还在闹肚子,几乎动不了筷子,不过看大家吃得满意,我非常高兴。

帮我们点菜,给我们倒茶,帮我们上菜的服务员,是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那含蓄而腼腆的样子,像极了相声演员小岳岳。跟老杨一说,他连连点头。小岳岳跟老杨是老乡,河南濮阳人。这些年濮阳只出了两个名人,除了谷俊山,就是小岳岳了。

走过来的时候,我站起来问他:

“小师傅,你不会是河南人吧?”

“不是。我是湖北的。”

“湖北哪儿?”

“武汉。”

“巧了,我们也是从武汉过来的。大过年的,你怎么不回家过年呢?”

“就是因为过年才跑出来的。过年在家,一天到晚就是打麻将,一点意思没有。浪费时间,还伤害体。跑出来打工,一来可以戒掉那个坏习惯,二来还可以抽空到处走走看看。”

有意思,为逃避过年打麻将而外出打工,还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