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内圣外王之修习,本为圣王修身立世之道,后得孔子开辟,方为士人学问修养之正途;道门清静道德之修习,则有始以来即为华夏道统之正传。
然道门修持入门的要求比儒门高很多,于内圣外王之功有所成就而世事洞明后,方易于上手而有望登堂入室,大减道途之险难崎岖。
道门修持,分性功与命功。一般先修性,清静空寂以复光明祖性,即禅宗所谓明心见性,以立超凡入圣之基;再修命,炼养精气以成纯阳之体,即仙经所言炼质入仙真,乃收合道归化之功。
性为体,修性为立本;命为用,修命以致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吕祖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即言此理。
性,即《大学》所明之明德,道门以清静空寂为纲领而显明之,《清静经》即为性功修持之圭臬,以静悟为主,略明其理趣与次第,即须内自修省,多言无益。
命,即造化所赋之气质,往圣以存神定息为要诀而变化之,《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乃是命功修炼之心法,参究体悟之外,必须名师口传心授、以心印心,故有“性靠悟、命靠传”之说。
因为自古道门尊崇“性靠悟,命靠传”与“非其人不传”的理念,故而修心炼性之言教不吝普传于世,命功修炼之心法要诀则往往珍而秘之、口口相传、不传六耳。
唐宋以后乃至今世,慕道修真之士日减而诚敬神圣之心殆尽,昔日贵重无上之宝珠无人识之而混于鱼目,不为时人所笑而亦为之而惑,虽殊可叹,却终是大都显露于世矣!
其殊妙而极要者,除了《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还有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十字诀、钟离祖师之《灵宝毕法》、吕祖之《金华宗旨》、重阳祖师所传之《五篇灵文》、丘祖之《大丹直指》、紫阳真人之《悟真篇》、三丰真人之《无根树》等。
然其至为简易而不漏要妙者,仍是要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又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据传为道门四御之首玉皇大天尊所演说。
玉皇又称玄穹高上帝,故称之为高上玉皇;因此经乃传以心印道之妙,故谓之心印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全文仅两百字,却是道门有限几本每日必诵经典之一,阐至道之玄机,剖性命之根蒂,直指命功修炼之要诀与径路,实登真之捷径、确度世之梯航,
若能诵持不退而默会其窍妙,造其理而达其辞,穷神知化而参玄入妙,洞明心为身宗而操养不失,而后恭谨力行之,勿塞勿闭而四达光明,久久而可至于神气泰定而虚室生白、心印相融而上下洞彻、真空寂照而一性超然、心印俱忘而复返天真,其于开通妙理、修炼身心、乃至证道登真,其义大矣哉!可不珍之重之乎!
两百字经文,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乃是立下全篇基调。
大意是,人身三宝精气神,虽恍惚杳冥而难以捉摸,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上品大药,为超凡入圣之必须;若能清心寡欲、收视返听而改其外驰耗散,致虚守静、内敛存养、混合为一而念念不离,则百日可筑成圣之基、十年可成超凡之果;不过若是智者,反求诸己而察于天地时物,则不难明悟,若是驰心于酒色财气名利欲情而不能自拔的昏昧之人,就难于明之于心而行之于身了。
第二部分,“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是讲最关键的具体修持方法与次第。
大意是,顺应天地阴阳升降的规律,推月合辰,于清阳之时呼浊吸清而长养清阳之气;随着匀细绵长之呼吸乃至胎息,身中阴阳之气交合周流,绵长而不绝、匀细而若有若无,精神水火交会混合,自然命根性蒂日益深固;人皆有一点真阳元精,虚极静笃之时,蓦然元精发动,循督脉而上合元神,精神合一而下降中元以合元气,三元混合而先天大药现、金丹之像成;倘不得此三元混合之先天大药、原始祖炁、证真种子,修仙学道便皆是外象形式、难有真功。
第三部分,“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灵。”,是讲元神成就后可以神化无方、长生不朽、聚散随心。
大意是,元神成就后,可穿墙入石,可飞天遁地,水不能淹,火不能烧;神完气足而形化后,更可像松柏一样不老长青;精气神互相转化,奥妙无穷,聚则可成形,散则可为气,变化莫测。
第四部分,“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乃是讲合道归真后身心通明而慧圆超凡的殊异境状。
大意是,身心混化后,外则七窍通明、周身通泰、蜕凡入圣,内则慧耀如日、性明如月、光明无垢,永绝内忧,亦无外患矣!
最后一部分,“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是再次申明,炼养精气神三宝而和合成一粒金丹才能灵明长存,服食再多黄白铅汞和芝草灵药也改变不了神散气绝的结局。
大意是,成就了先天金丹,就可神灵莫测,不成就免不了神散气绝;金丹大药就在人自己身中,就是人之后天精气神以及先天元精、元炁、元神,不是金石草木之类的外物;若能持诵此经不辍,浸淫日久,自然明了金丹之妙。
总的来说,道门修持,不外功德为体、金丹为用八字,如古楼观说经台一幅据说为道祖老子所作的楹联所讲“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内养身中精气神以得先天大药,外修道德功行以功满丹成。
重阳祖师有言“夫最上者,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妙用、无为为丹基、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以自然造化为真种子,以勿忘勿助为火候,以洗心涤虑为沐浴,以存神定息为固济,以戒定慧为三要、先天之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合为圣胎、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窃以为道尽道门心法之要妙。
持诵宝经不辍而常会祖师之意,内正心意而外事功行,久久而水到渠成洞明先天要妙,存养不失而更勤修功德,明师或可觊而大道或能成乎!
中华国学心法之二—道门心法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