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2):个园,让我怀疑此行的意义


 烟花三月下扬州(2):个园,让我怀疑此行的意义

2019-4-5

走出扬州火车站,就感觉被卷入人海之中;这人海还是从后面席卷过来的。站前广场挤满了人,公交车站和出租车进出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入住酒店之后前往个园。这是我们扬州之行的第一个景点。到文昌阁附近,车子就走不动了。看了看地图,个园附近的道路,都是紫红色的。这说明道路差不多是被堵死了。于是弃车步行。一路风景还不错,而且也就一公里左右的路程。

我对园林不抱太大希望,而且一直对那种病态的营造持批判的态度。个园作为著名的私家园林,想来与苏州的拙政园之类也是一样的极尽奢华和扭曲的路数。个园是清朝嘉靖、道光年间扬州大盐商黄至筠的私家园林,是扬州现在两大园林之一,四A级风景区。

个园包括三个构成部分,自北到南分别是竹园,四季假山和老宅。竹园栽着各个品种的竹子,有的很别致,很独特。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人,感觉游人比竹子还多。拍照很不容易,景物都被游人挡住了。老宅背后的后花园,布局着太湖石构建的假山,楼台亭阁,湖光山色,曲径通幽。主人的原意,将后花园分成四个区域,设计建造成四季不同的风貌。不过,在这样的时节,主人的苦心是一点体现不出来了。假山上,亭子下,小湖边,楼台上,曲径中,古树下,到处挤满着人,几十位导游同时在介绍,喇叭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实在看得烦心,听得烦心,体会不到一丝丝的美感。我有些后悔,在这样拥挤的日子游园,我们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被人流裹挟着行进的。

我以为逃到老宅就可以得到一点清静的,谁知却是梦想。进门的地方几乎水泄不通,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往里挪。这地方本来是值得好好一看的。整个老宅区分东中西三路,不同的布局,不同的功用。很多房间,很紧凑,很讲究。房间里布置着繁复的名木家具,名人字画。在一间大厅里,看到金农手书的对联“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我不懂书法,但感觉那书写和含义都很特别。还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文化发达地区一向重视读书,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要比经商致富更有价值。估计这是经商致富的主人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主人估计是读不了书了的,与书画家的交往估计也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他们家的厨房很大很有意思。仅炒菜的锅就有五口,还有单独为主人开的小灶。当导游说主人有十二房老婆时,游客们都张大了嘴。所以我说他提倡读书是附庸风雅,他哪有时间读书呢。在老宅的厅堂里稍微可能得到一点点安静,听导游讲解那些对联的时候才不是那么闹哄哄的。走出厅堂,进入小巷,又是人挤人,又是被裹挟着前进。

我不禁怀疑,如果一直就这样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人挤人,人看人,我们的扬州之行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