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向老和尚发问
喻建国
小和尚向老和尚发问:“师父,人要怎样活才能活得舒服?”老和尚答道:“‘舒’字由‘舍’和‘予’构成,也就告诉了我们,若想活得舒服,就该有舍有予。”舍就是舍得,善于放下;予就是给予,乐于付出。这个答案确实很有道理,人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什么都揽到自己的怀里,负重将拖垮自身,善于放下,善于扔掉,才能能够让自身在行进过程中减负,轻松上阵,前行的步伐轻快,不就舒服了吗。放下的操作多种多样,付出是一种放下,给予也是一种放下。付出和给予不一样,付出是将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根据存在需要施行能量输出;给予是将自身所拥有的能量主动向需要方发放。
舍得,放下,仅仅单纯地实践了舍,给予,付出却能有目的地舍得和放下。所有的能量都是有质量的,压在身上都能产生负荷,让人很累,为了减负,而经常有目的地将其放下,实在很潇洒。随意放下会产生扔垃圾的负效应,有目的地放下,针对对象的放下就变成了给予,出现了获惠方,不仅自身轻松了,还让获惠方获惠,一举两得啊。况且获惠方还不时会出现回报,特别是在自身需要某种能量的时候,过去曾经在自己这里获惠的人会主动将自己所需要的能量及时为自己输送,出现雪中送炭的场景。
这里也给人们提了一个醒,既是给予,最佳的给予效应是雪中送炭,最最忌讳的是锦上添花。不过在锦上添花时,若是用在了画龙点睛上,那也是效应极佳的。
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有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些负担要有正确的对待态度,对于能够承受的负担要勇于承担,对于超过自己负荷能力的负担,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将可以卸去的负担尽可能地卸去,减负是一项科学性很高的举措,运作得好,不仅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一丁点不利影响,还会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平添许多有利因素。老和尚对小和尚的指点其实就是为其点明减负的重要意义。
人要是被负荷压得腰都直不起来,哪里还会有生活的舒服。生活的舒服绝对是建立在负荷轻松的基础上。人们在其延绵的过程中经常要切记随时减负,要精通减负的科学,把减负的操作稳稳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老和尚的回答还有不足的地方,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老和尚没有学习过科学。人要活得舒心,首先要让心舒起来,心态成熟,人的心就舒起来了,悦纳会让心态成熟的人舒心欢悦,即使没有减负也照样是乐呵呵地满心欢喜,看来最到家的回答,老和尚应该对小和尚说:“人要活得舒服,首先要让自己的心态成熟起来。”心态成熟,一生幸福,心态成熟,人的任何一段时间都会充满喜悦与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