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上市失败的虎扑从未放弃这一梦想。近日,上海证监局披露了辅导企业的工作进展报告,其中包括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备案情况。这意味着,曾寻求上市失败的虎扑又崛起,这一次下足功夫了吗?
虎扑体育创办于2004年。作为以篮球社区起家的互联网公司,虎扑在过去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覆盖了体育内容运营、体育营销、电商平台的赛事IP等多个领域。三年前,就在2016年4月,虎扑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并拟在上交所上市。但随后其上市可谓命途多舛。
为了完成这一计划,虎扑欲借*ST亚星之力实现借壳上市。但在当年的11月中旬,*ST亚星对外发布公告称,因连续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合计停牌时间不超5个月。公告还提到:已终止的连续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为程杭持有的体育资产,标的资产具体范围尚未确定。程杭就是虎扑体育的创始人兼CEO。
随后*ST亚星称2016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避免了被强制退市。2017年3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后,虎扑被列在证监会公布的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核的企业名单中,终止审查决定日期为2017年3月22日。虎扑想要借壳上市的计划破灭了。
整整三年,虎扑可谓历经卧薪尝胆,实力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在2016年虎扑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公司从2013年至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0.98亿元、1.4亿元、2亿元;到2015年底公司全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大约4500万。当时虎扑有广告、赛事营销、增值业务这三大块主营业务,其中广告业务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媒体广告投放和体育整合营销,收入占比最大。
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2015年虎扑的广告营收大幅增长,但广告收入的毛利率却下降了7.24%。有分析指出,虎扑的线下校园赛事广告推广业务的毛利率比直接投放广告的毛利率低,这是造成毛利率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
虎扑在首次上市失败后,调整了内部业务结构。CEO程杭曾称,在2017年,电商板块与体育营销板块是虎扑营收的主力军,前者主要通过虎扑子品牌“拓海”开展,后者则通过“识货”开展,两者分别占年营收的40%。其电商平台“识货”的交易规模超过了20亿,而在体育营销板块方面,虎扑不局限于承接巴萨、皇马等国外IP的中国市场开发,还尝试构建自有IP。其中,篮球赛事IP“路人王”在一年的时间理就覆盖了34个城市,单月的视频播放量超1.1亿,还获得了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赞助。开发和挖掘“路人王”这种自有IP赛事的商业价值,也是程杭在去年年初提出的虎扑工作重点之一。
虎扑还在电竞等非传统体育板块内落脚。虎扑内部孵化出了潮流单品交易平台毒APP,这款APP在去年年底从虎扑中独立之后,人事与财务也与虎扑分割,在市场上有不错的反响。艾瑞指数的数据显示,毒APP的月独立设备在去年和今年年初连续增长,在今年2月份达到了有660万台的新高峰,有消息称去年毒APP的年成交总额达数十亿。
在辅导备案情况公布后,虎扑HR发布内部邮件称,公司预计会有大量媒体与网友关注虎扑IPO的进展,要求员工做到“4要4不要”,即不主动、不回应、不牵线、不乱说,要集中、要陪同、要确认、要严谨。可见经历了上市失败后,虎扑更为谨慎。
本次公布的辅导备案显示,目前虎扑全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3000万。这次启动上市辅导的虎扑能否圆梦?又会在市场上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拭目以待。
注: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