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大盘整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上证指数率先翻红。板块方面,上海自贸区领涨两市,可燃冰、新零售等涨幅居前,除此之外,前期经过一轮发酵的一带一路板块再度活跃,成为推动大体今天强势上行的主力军。
不过从消息面来看, 4月2日晚间,一则社保基金会准备大额减持交通银行的公告引发了业内各界投资人士的“恐慌”。
交通银行公告显示,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计划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7.43亿股、6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14.85亿股,分别为公司总股本的1%及2%,而减持价格则会视市场情况而定。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的,主要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性支出的补充、调剂等。也就是说全国社保基金作为社会养老体系提供老年生活保障,导致全国社保基金在追求长期稳健收益方面具备较强动力。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8.44%,累计投资收益额突破一万亿元。
交通银行方面,不但目前仍然处于破净态势,而且近年来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公司依旧维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实现营业收入2126.54亿元,同比增长8.49%;实现净利润736.30亿元,同比增长4.85%。并且从估值角度上来看,交行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目前仍然处于低估状态。
那么社保基金在当前时点进行减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又透露出什么信号呢?
首先从减持目的上来看,根据相关公告显示,本次社保减持的目的在于资产配置和业务发展需要,由于社保基金2012年曾经参与过一次交行的定增,入股价为4.55元,经过多年的分红稀释,目前盈利基本处于翻倍状态,而此次社保基金减持的部分股票便是此次定增的A股股份。考虑到未来社保基金在交行的基础性投资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作为交行重要战略投资者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而从政策意图上来看,自2015年由杠杆撬动的“疯牛”行情之后留给市场的是一地鸡毛,且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以及像成熟的国际化进程接轨的角度上来看,“慢牛”行情将会是接下来的主基调,因此当市场的上涨从理性投资转变为情绪推动的非理性投机之后,理性降温将是重中之重。因此结合以上两种情况的先后逻辑上来看,社保基金减持交行不排除是给目前火爆的市场进行降温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近期央行就“降准”谣言致函公安机关以及证监会处罚知名牛散等事件表明,接下来不排除回归理性的可能。也就是说急涨、逼空的时代或将成为历史,未来一旦继续非理性逼空则不排除出现更多的“利空”事件进行物理降温。因此简单的将本次减持解读为“看空”市场似乎并不妥当。
至于交通银行方面,虽然受消息面影响早盘大幅低开,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由于目前估值基本处于底部阶段,因此目前为止机会仍旧大于风险,只是需要考虑的是由于目前资本市场需在盘活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进一步支持,接下来对银行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