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存量之困需要创新
许小年教授讲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改变,正在从增量阶段逐步转向存量阶段。
增量故事讲了几十年之后就来到了存量时代,讲存量故事的关键是“创新”。
投资、消费和出口 ,是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拉动GDP的动力。要解存量之困,唯有创新。
供应侧过剩的时代里,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存量。在房地产范畴内,存量物业或者低效物业,要在原有空间体系不改变,基本功能不调整的情况下,来一个枯木逢春,几乎不可能。
就如传统商业,放眼全中国,无论是大盒子还是底商,几乎没有不过剩的。这些低效物业中,绝大部分无法在原有规划和定位下顺利开业,更不用讲持续经营了。
增量逻辑不一样
瑞幸咖啡是现实版的增量故事,听来有点儿血腥。
截止2018年,瑞幸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计划在2019年底就要开到4500家。
瑞幸咖啡开店的租金是正常租金的两倍,如果在星巴克的边上可以支付三倍租金。现实是,每卖一杯瑞幸咖啡咖啡,他们就要赔上9元钱。
在没有另外增值服务获得赢利的情况下,如此的增量,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创新不易
在房地产领域,存量或者低效物业数量巨大,解决的难度同样巨大。
要解决存量物业,最最需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现有物业,在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情况下,通过智慧来创造价值。
创新不仅要有思想的解放,还需要工具和方法论的支持,结合高技术,挖掘新内容、打造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