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率领的中方谈判团队,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5月9日下午抵达华盛顿,与美方团队展开中美第11轮高级别贸易磋商,试图挽救因特朗普上周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岌岌可危的贸易协议。
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政府告诉中国,中方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制定贸易协议,否则所有输美的中国商品都可能面临加征关税。在中美官员均表示谈判进行良好后,美国股市止跌回升。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在与刘鹤的谈判中亮出了底线,称北京方面有3-4周的时间来达成协议,否则美国将对另外325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5月10日晚间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将于周一公布对额外325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详情。这是在公布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增加关税不到24小时内,美国再次表示要加码,这样,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3.7万亿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5月10日晚7时43分连发数条推特,其中一条指出,目前对价值25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商品征收的25%关税会直接进入美国国库,并称对中国剩余3250亿美元(约合2.3万亿元人民币)商品征收25%关税的程序已经开始。
特朗普在推特中表示,美国只向中国出售约1000亿美元的商品,中美贸易存在不平衡。
特朗普在推文中说:“随着我们征收的逾1000亿美元关税,我们将从我们伟大的农民手中购买比中国能买的多得多的农产品,然后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运到贫困挨饿的国家去。”他并称,于此同时将继续与中国谈判,希望中方“不要试着再重做交易(redo the deal)。”
从他的推文中可看出,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加征关税将比贸易谈判更快更容易为美国带来更大的好处。同时他也不认为美国农民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美国政府能够通过税收收入所带来的额外资金,从美国农民手中购买农产品,运往贫苦的第三国“行善”。
特朗普在推文中称能够“豁免对某些产品征税”,或从其他来源购买产品。他最后指出,打算用关税中的150亿美元购买农产品,其余85亿美元则用于医疗、基建等项目,并认为这将能帮助美国提速,让中国发展“放缓”。
刘鹤早前抵达华盛顿后接受中国官媒访问时则强调与美国化解分歧的意愿,指自己此次“顶着压力”来美国,表示了中方最大的诚意,“想坦诚地、自信地、理性地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分歧或不同。”
据路透社报道,刘鹤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美国财长姆努钦进行了90分钟的谈判,之后共进晚餐。特朗普则没有在第一天的谈判中出现。
双方今天将进行第二天的谈判。根据中国官媒早前报道,中方代表团预计将在当地时间5月10日返华。
特朗普在白宫出席一个活动时向记者表示:“关税仍是替代贸易协议的极佳方案,多年来我也一直主张采取这种方案,它使我们每年增加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收入,而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从中国获得过一角钱。”
中美双方周四(2019-05-09)将在华府展开新一轮会谈,但气氛跟前一轮在北京的会谈已显著改变。中国商务部周三扬言,若美方的加征关税措施生效,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不过桑德斯向媒体透露,中方依然希望会议有成果。她说:“我们获得暗示,他们希望达成协议。我们双方的团队正持续进行协商。他们明天将再会谈。我们再看情势如何发展。”
特朗普周三晚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海滩一个活动上提到,中国副总理刘鹤周四到华盛顿继续中美贸易磋商,形容对方是“好人”,但称“不过他们破坏了协议”。
特朗普上周日(2019-05-05)突然在社交网站宣布,周五(2019-05-10)起向中国销美的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调高至25%。英国媒体引述消息报道,美国政府上周五(2019-05-03)收到北京的外交电文,指中方有意对双方近150页贸易协议草案作系统性修改,使两国数月以来的磋商成果化为乌有,也令特朗普一怒之下调高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