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导学案
【目标】宏观方面。教学目标;立德树人;学习目标:发展核心素养。
1.显性知识。掌握关于共产党的知识点。
2.隐性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熟练运用理性思维方式的能力(属理解级与应用级)。
中观方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微观方面。分析综合能力。(1)分析问题:A通过某手段做某事的原因。分析:A的原因;做某事的原因;选择某手段的原因。综合:把三方面的原因提取出来。
(2)解决问题:A通过某手段做某事的具体做法。分析:A可以采取的方法;做某事的方法;某手段的具体做法。综合:把三方面综合起来。
学会读取信息和获取有效信息(拓展级)。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
【课型】研究性学习模式。特点:课堂翻转,中心前移。
课前
1.教师指导。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能区分材料和知识点,材料(对事物的描述)可以通过变式训练进行替换,知识点(多为"是"字句)以判断句形式出现。学会发现新知(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就是新知)。
(2)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1)独自研读课本(预习课本P62——P69头2行),在课本中找出导学提纲所列知识点的表述,进行识记和理解。(2)小组交流、研讨。
课中
1.老师:调控课堂节奏,释疑点拨。
2.学生:成果展示,竞答计分。
课后
学生完成本课作业,开始下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步骤一:重申目标,浏览提纲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课时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共产党的领导
1.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
(1)执政地位:地位;作用;执政方式
(2)执政理念:性质宗旨;党员作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
2.理解两个关系
(1)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课本P66——P67】
(1)马克思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3)邓小平理论
(5)科学发展观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本P67.最重要】
步骤二:学情调查,小组竞答
(1)识记级内容的考查。由教师就幻灯片上显示的关键概念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竞答(允许看课本),课代表计分,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得分或扣分计入学生所属小组。
(2)理解级内容的讲授。教师讲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得到证明(自1840年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未能担当此重任),并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②在讲解法治体系时,在幻灯片上出示教师制作的示意图进行阐释。
(3)理解级问题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还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党能代替政府履行其职能吗?
党规党纪属于党内条例,还是属于国家的法律?
观看2个视频,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点。
步骤三:当堂检测,点拨释疑
理解级问题的训练,题型是选择题(10小题)。
应用级问题
第8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思维的角度:
(1)主体做某事的原因。在这里主体是党。
(2)客体的原因,分为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如生态环境是否面临严峻的形势?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对人民、对国家有何意义?
(3)主体达到目的的手段。在这里是严格的法律制度。
第8题的变式训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拓展级问题
(2015·全国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思维的角度:
(1)主体做某事的原因。在这里主体是我国,国家层面实施的是基本方略。
(2)客体的原因。在这里客体是税收法定原则,思考税收法定原则对国家、对政府、对纳税人有何意义?
答题陷阱:此题材料中出现的主体有党和人大,考生很容易把答案写成“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避免落入陷阱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认真审读材料下面的设问,材料提供的是信息,包括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而材料下面的设问蕴含着主观题的逻辑落脚点。
【答案】
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