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占据全球制造的25%。每年产值递增和GDP同步,均在6%以上。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按理说,中国的制造企业的钱应当越来越多。然而情况相反,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从2011年开始,连续6年徘徊在2-3%的超低利润区间。中国制造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2011年为2.9%,至2015年反而逐年递减为2.18%。
中国制造增长不增收,因素复杂,但是和企业对于第一生产力的刀刃的研发投入的不足关系很大。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0.93%,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2.5%至4%。科技型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有钱投不到刀刃上,转型和升级自然困难。于是高价值的高利润的制造业空间普遍被外资企业占领。
中国制造本来该有的利润去哪里?普遍被销售占用了。税改前多年可以免税的销售额占销售额15%,应当是根据实际制定的。巨大的销售支出和不足的研发支出之间自然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做到?链赢(linkwin.info)平台设计了一招。就是让采购经理和供应商注册链赢。对于采购经理的采购,供应商提供采购金额2%奖励金(相当于透明的佣金),不是直接给采购经理,而是由平台支付给采购经理的注册邀请人。采购经理转而去邀请其他若干同行,获得若干同行的合理合法的由平台转发的2%采购奖励金。供应商新增的营销支出降低到2%。就有条件增加研发。采购经理获得若干2%的采购经理,收入不会因为没有灰色收入而降低,还坚持了操守。这就是链赢让企业把钱用到刀刃上的方案,可以协同近年国家的让利减税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