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那才是能将病人变成健康人的伟人!
-----一位农村老大娘来这医院看病见到这么多病人而发出的感慨!
汪华斌
前天那位年轻人带来的老人竟然也是健谈之人,她来这里看病当看到医院这里的人多简直是惊讶了;她说如今咋这么多病人,难道如今的人都病了吗?她说她佩服毛主席是能将病人变成健康人的伟人,因为刚解放时的事她记得相当清楚。她说当年我们村有两个大烟鬼,解放前是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整天就是到烟馆里鬼混。然后解放后取消了烟馆,而且把这大烟鬼送去改造。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两人竟然改掉了大烟的习惯,而且还能参加劳动了。这位老人还说我们村里当时有个人娶回了一名妓女,这人的确是漂亮但却是一身病。然而解放后同样是劳动与治病相结合,这人的病竟然在劳动中好了起来。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年虽然我们村没有胖子;但也没有了病人呀。然而如今不知道是咋的啦,我们村的癌症病人就好几个;而且毛主席时代消除的肺结核竟然又在我们村出现了。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今天与毛主席时代相比是退步了吗?
我们知道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都喜欢比较,因为这是最直观的评价;然而毛泽东时代的医疗“是低收入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因为这既是经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的印象;同时也是世界银行评估报告中的结论。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惊奇的评价,而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因为1949年后的中国医疗在实现了国民平均寿命、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数据的巨大飞跃同时,也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正是因为这一伟大成就,所以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这一盛誉。虽然我对毛泽东时代的医疗体系不熟悉,但我却是亲身感受到这医疗优越性的人。那是因为我上初中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得脑膜炎的我却在脑膜炎后期突然高烧;所以学校医疗室没有办法而通知我家。我父亲与我的堂哥两个人就用农村的门板抬着我上公社卫生院,谁知治了几天还是不行;于是又用门板抬着到县医院。在这里确诊为伤寒,所以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而治好了。虽然我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报销的,但我却知道我家是没有钱的;而且也没有找谁借过钱。试想我家是一个老超支户(农村年终结算对贫困户的一种称呼,因为从来没有一分钱到手的概念),但我却能到处治病。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如果不将钱交到位,即使到了手术台也没有人会为你做手术的。这就说明了我就是毛泽东时代医疗优越性的享受者之一,如果不是毛泽东时代的医疗保障机制;我这当时的伤寒恐怕就很难保命吧,因为连学校与公社卫生院都是放弃的意思了。
然而在改革的大旗下,我们社会到处是医疗改革的声音;可改革后我们身边却总是有因为无钱而放弃生命的人。如我原来的文章说过的一个具体例子,老家一位食道癌患者来我这里做手术;当时同病房的是位武汉市的患者,而且比我这位老乡严重。后来手术恢复后,胸外科医生建议都要做化疗;说都有淋吧结转移。人家武汉的这位患者是职工医保,所以毫不犹豫地去做化疗;而我这位老乡是农民,两个儿子听说要化疗竟然都不辞而别了;最后将两位老人留在这里痛哭。但因为没有钱,所以我只好给他办理了出院;结果回去五个月就去世了,而武汉市的这位患者竟然到现在还是好好的;因为我有时到肿瘤科去总碰到他来复查。这就是今天我们社会的医疗改革成果,但老百姓还真的无法理解。因为如今的医疗设备与技术的确日新月异,但最后带来的不是老百姓高高兴兴看病;而是医护人员高兴,因为如今医院竟然每天就是按亿计算收入;这医护人员能不高兴吗?另外还有位生产队长,竟然因为长期在农村找人治疗腰椎盘突出而治成了骨癌;到我这里来检查时都已经转移了。当时肿瘤科的医生说今后不能做事,而且需要每年放疗与化疗;所以每年五万元保一年的命。这位队长说自己不能做事,反而每年花五万元;这生命的代价太高了,所以放弃生命。结果回去后也就是不到五个月就去世了,这就是医疗改革带来的现实。
我无法评说如今的医疗体系,因为很多途径都是叫病人受益的;如办理了重症的就可以在门诊每年开五万元的药,而同时还可以到慈善机构那里每年领五万元的药;所以很多癌症患者说如今的医疗改革可以。可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呢?因为与这医疗体系不融为一体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掏钱看病成为了今天的中国特色;这也是今天医院效益不断翻番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所以老百姓还是喜欢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医疗体系;而现在这医疗福利却是通过每个人的单位而落实到人。就如同我原来的文章说过的我妹妹住院,她是警察现在是社会医疗;所以报销百分之五十。而当时同病房的农业银行的病友,她住院报销的竟然是百分之九十;而另一位税务局的病友,住院不花一分钱而且回去还有补贴费。这一现象叫我妹妹郁闷了好几天,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医疗效应。正是因为今天连看病也两极分化,所以人们才怀念毛泽东;因为他是叫老百姓享受健康而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这位农村老大娘说“毛主席是能叫病人变成健康人的伟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