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十年前,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频繁政策引导,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相似性。影视文化产业已经没有悬念的成为了地产之后“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 的继任者。历史,为什么会选择 “ 影视文化产业 ”?投影易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是“内需”中国是举世无双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而庞大的文化艺术资产,以及强大的当代的文化艺术创作力,积淀与积攒了至为可观的产业力量。
一方面,这些文化艺术资产需要“盘活”,需要一个出口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释放出它所积淀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成为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创意力和创新力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中。同时,事实证明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往往聚集在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影视文化产业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其次,是“外需”。中国经过高速的经济发展,财富暴涨的同时,国民文化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国际上声誉上,中国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声音,需要有力的“国家形象”。从不久前,就可以看出高层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殷切期望与迫切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
可以看到,今年影视文化产业在内需这方面,继续着它的强劲发展势头。以电影市场为例,去年上半年,中国的票房规模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以至于有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将超过北美成为第一大电影市场。
根据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半年总票房排行前十的作品(《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除外)中,国产影片占据6席,其中5部作品票房在10亿以上,分别是《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前任3:再见前任》、《后来的我们》。
热门档期频破纪录,优质内容呈扎堆趋势
回看去年上半年的月度档期票房走势,我们发现每个档期、无论节日大小,票房数据都在屡创惊喜:元旦档票房12.7亿元,春节档票房57.7亿,妇女节档票房3.9亿,清明档票房6.9亿,五一档票房10.0亿,端午节档期9.1亿票房。其中,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和端午档四个档期的纪录都是中国影市的新纪录。
以春节档为例,在去年上半年票房排行前列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除了档期优势之外,内容质量的提升,回乡观影热潮,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该档期电影的爆发。
政策跟市场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影视行业会越来越好,先到者先得,所以在咱们大众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认准正规的影视投资流程:
1.首先一部电影投资项目,必须要经过广电的备案,有备案回执,那么总局备案的公司,或者是备案回执上的公司就是第一出品公司了。(先确认第一出品公司)
2.这个时候不要着急,要求对方出品公司出示公司文件,对公账户开户许可,以及公司介绍,确认无问题后向该出品公司提交个人资料资料,并向该出品公司对公账户发起申购
3.资料通过审核后,开始检验合同内容,确认无误后与该出品公司签订两式一份合同,盖公章。
4.补齐申购余款,由出品公司颁发版权收益证书,双重保障。
这一套流程下来,咱们投资的权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任何一部电影的正规投资流程都是直接和第一出品公司对接,这就是一套正规的电影投资流程,适用于任何一部电影的版权申购。
不存在任何线上投资或者通过某影视投资平台,交易所,进行投资,都是不正规的。对于正规电影投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投影易(v:guan1137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