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稿,是指编辑部把不采用的稿子退还作者。
撤稿,撤稿信指因个人原因,主动要求撤回已经投出的论文或文学作品而向期刊杂志社编辑发出的信件。
首先我们来说退稿,论文投稿之后分为这么几种情况,未审退回、送交同行评审,送交同行评审之后还会出现这么几种结果,接受、修改、重投、拒稿。
最后的这个拒稿结果从作者的角度来讲就是被退稿了,一般发生退稿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完全拒绝:主编通常会强烈地表达个人意见,表示不愿再看到该论文,因此,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②可申诉性拒绝:如果你认为拒绝是因为论文有许多不足但没有致命缺陷或审稿人/编辑误判引起,你可以提交申诉信,并积极修改论文以争取主编给你再审稿的机会。不过,申诉后成功被接受的比率非常低,往往不如修改后改投另一份杂志。
③可再投性拒稿:论文被拒是因为论文虽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但数据不足构成一篇论文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论文作者不妨等到有足够的数据或有更合理的分析时,再修改成“新”论文并投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
我们再来说撤稿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章中的真实错误导致撤稿,另一个是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不端导致的撤稿。撤稿归因于论文发表压力和研究人员身处残酷的竞争中,尤其剽窃和重复发表早先还不是撤稿要素,现在却越来越普遍。一般最长出现的状况是期刊编辑接获信息,指出发表的研究论文有错,然后进一步展开调查,一旦调查发现问题确实存在,便会发出撤稿通知。
中教数据库(www.zjdata.net)的智能投稿系统,可以在作者论文投稿时候最大程度避免因为论文真实错误导致退稿和撤稿。
撤稿对于作者是由一定影响的,对于正常撤稿的,期刊杂志应该清楚识别已撤稿论文,比如在撤稿声明的标题上提及论文题目和和作者名字让其他人能清楚这是撤稿,不跟其他的更正、勘误、评论等声明混淆及时公布撤稿以尽可能的减少误导等不良影响免费公开给所有人,不该要求登录或注册才能看到撤稿信息说明撤稿人是谁提供撤稿原因,是学术不端行为还是诚实错误避免具有毁谤或中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