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究竟干什么?做事还是布局? 布局者才能成大事!


   全球华人总裁卓越行销力导师暨中国广告传媒培训第一人,品牌竞合力暨切割领导力艺术创始人兼总教练,中国式销冠实战总教练彭小东导师:世界上的人,其实只有为三种:做事的人、做势的人、做局的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三种人,组建起了一个社会体系。

=========

一、我们先看做事的人。

把一件事情最好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它遵循的是“事道”,讲究的是“技术”。

这是社会上最多的人,他们往往是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零工、兼职人员等等,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技能生存,比如司机、农民、会计、律师、工人、医生、老师,首先需要自己拥有某项技能,当然越厉害越好,然后乘以自己投入的时间,这就是自己可以获得的财富。

他们往往需要找到一家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公司或平台,然后将自己特长发挥出来,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没有人一天有25个小时,所以大家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但是,这种性质的人有一种方式可以变的强大,那就是:成名。比如同样是靠演戏赚钱,明星和群众演员的报酬就是天壤之别。同样是靠设计赚钱,有名的设计师身价远远高于普通设计师,同样是靠帮别人打官司赚钱,大律师身价远远高于普通律师。同样是靠治病赚钱,名医就是要花大钱才能请到。

所以,“做事”的人在初级阶段靠“技术”,到了一定程度是靠“名声”,但成名靠的是运气和机遇,它并不只是技能高超到某种程度的结果,这是他们最纠结的事。

=========

二、再看“做势”的人。

这种人往往并不在意一件事如何做好,他们考虑的是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能让那些喜欢做事的人更好的去做事,它遵循的是“世道”。

我们要记住:“势”永远都在“术”之上。

这种人除了懂技术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意识,需要对新产品、新渠道、新工具、组织变革有深刻的洞察。创业者、企业家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人。在懂管理和善于梳理的基础上,他们更关注一个团队、一家公司的模式创新,因为有了模式就可以成全无数个做事的人。

“做势”的人必须要懂三样东西:一是看懂社会大势,趋势如滔滔江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二是看懂新工具,比如互联网,三是读懂新政策,配合国家行动。

创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做事”努力升级到“做式”,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用再靠“技术”去挣钱,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靠设计“模式”去赚钱,同时自己的经济、人身、人格都实现了自由。

做式的社会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的运作效率,也因此“做式”是有风险的,如果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帮助那些埋头“做事”的人,或者对他们起到了误导作用,这说明你的模式是不成立的,这就是很多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

三、“做局”的人。

为了使社会更好的运转,他们默默的在幕后布置一个大局(系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叫做局,它遵循的是“天道”。

“势”在“术”之上,“局”在“势”之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数量化,把数量问题程序化,把程序问题体系化,这就是做局的基本逻辑。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列国征伐不断,人们生活不得安宁。躲在深山老林里的鬼谷子,起心动念:谋划一个局结束这乱世。一阴一阳谓之道。他教了文和武两种徒弟,然后文有苏秦、张仪,武有庞涓和孙膑,让他们相生相克。

鬼谷子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先让庞涓下山,他帮助魏国傲视群雄,这叫起盘;然后孙膑出任齐国军师,把魏国控制在一定范围。这时齐国成了传统强国,和后起之秀的秦国形成东西对峙,这叫对局。

然后,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联络其它国家从南向北对秦国成包围之势,称为“合纵”。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后张仪出山,他采取了“连横”策略:逐个沟通许诺,远交近攻,孤立各国,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一统了中国!

鬼谷子独坐深山老林,却可以遥控天下,弟子们纵横驰骋,如同一步步落下的棋子,这就叫布局。

做局的人永远不在局中,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做局的人,都是胸怀天下的人。他们心系天下苍生,有一种大爱藏于胸前。做局的最高境界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大我无我。

彭小东导师认为:这就是这三种不同的人,从做事的人,到做式的人,再到做局的人,其实就是技术——模式——格局的升级,也是事道——世道——天道的升级。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格局的升级。

当人们问起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他的成功心得时,他回答:我只做了三件事,定战略、带队伍、建班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小企业老板的这3件事

第1件事

定战略

我在为中小企业老板做培训时,每当提到“定战略”这个话题,都会有老板出来说:“彭老师,能聊聊别的吗?我们这种中小企业,谈战略没用;多说说怎么挣钱就行。”言下之意,中小企业就不需要定战略了?先让我们看看,今天的那些“大企业”当年都是什么样。乔布斯在车库里创建了苹果公司

大家有没有发现,所谓的“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企业本来并没有大小之分,只有老板的格局有高低的差别。

所谓发展战略,就是一家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线路图。最初的决定,影响到企业今后发展的轨迹;我们将这些决定称之为“战略”。

今天,各行业正在发生裂变,许多商业模式都是在近五年中发展出来的,其中的确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更多。可以这样说:变化是趋势,但变好却要看老板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了。面对这些“诱惑”,不同的老板作出不同的选择——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

企业战略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1、与生俱来。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先天条件,所谓“不忘初心”,就是指企业一开始发展时靠的是什么,这才是这个企业今后成长的根基。就好像你的体质适合短跑,你却非要炼马拉松,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把自己毁了。

2、与时俱进。每个企业都会经历一个相似的发展周期,如同一棵树或者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在高速增长期,企业应该平行发展,拓展新店,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发展平稳期,则可以考虑往纵深发展,俘获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3、与众不同。如果大家都挤一条跑道,就算你能力再强也会被拥堵在半途。老板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他人较难模仿的发展方向,在竞争残酷的红海里寻找新的蓝海。

老板其实就是一个驾驶着企业的“司机”,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目的地之后,制定战略就是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高科技让你有了先进的导航仪,但所有的导航仪都会给你不同的路线,你必须自己做选择。

第2件事

带队伍

中国的民营零售企业大部分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这一群老板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在第一个15年周期中,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他们之所以可以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板们都很拼,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全力以赴。

然而,随着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老板们开始要增加人手;首先想到的是自家亲戚,于是便形成了传帮带的家族模式。企业规模再大的时候,亲戚不够用了,便开始招聘员工。

这时,有些老板们开始“不知所措”了。一开始自己干,苦了累了心甘情愿;随后是家里人合伙干,虽然也会产生分歧,但至少还能带着往前走;现在是一群人了,如何把这支队伍带好成为了难题。

第3件事

建班子

我们咨询过去10年服务过的客户中,有许多明星项目。其中有两家家企业,在四年时间里,在店铺数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销售额增长了4倍;可谓是“奇绩”。

许多客户都会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只能说:其实我们咨询只是帮这两家企业完成了一项工作,就是建班子;后面的工作是这些企业自己的管理班子完成的。

这两家企业都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并且同时参与企业经营的家族成员很多;当年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姐妹,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开始出现了裂隙。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因人设岗而使得一些关键岗位人员不称职。

我们在参与到企业经营之后,帮助客户设计顶层架构并明确各个岗位的人员,建立营销信息系统(MIS);对于一些明显不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家族成员进行职务调整,同时在企业内部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营运、人力资源、市场、物流等关键岗位。

这样一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企业内部运营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员工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积极性也高涨了起来。并且,这样的企业发展是良性的、可持续的,不是靠一些打鸡血式的内部激励或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促销手段来促进的。这就是建班子的最大优势。

我们相信,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并不是资金、市场、顾客或者对手;而是老板自己,是老板的格局、能力、性格等等因素。 (未完待续,版权归彭小东导师所有 !版权原则上归彭小东导师所有, 关注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 【卓越团队行销力】以及【中国式销售实战技巧训练营】 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精彩演讲!)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彭小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