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节点的梳理
编制计划时,第一步就是识别和梳理关键节点——判断什么节点可以、应该或者必须进入计划列表。
从地理上看,中国东西跨度达到了四个时区的宽度,南北几乎跨跃了半个地球的经度。
全国范围看,建筑环境相差非常大,有软土地基、高寒气候,有台风横行、梅雨连续不断。
建筑本身也各有特点,有种种形状怪异的,也有超高超限的。
当然不同的总包特点不同,管理颗粒度不同;不同的开发商也有不同的管理特点,有简单粗暴型的,也有系统和精细管理的。
无论特点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把影响开发的节点和任务做成列表,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什么样的节点应该受到关注
使项目的进度最大限度地保持在受控状态,是计划管理体系的最核心的任务。
在这个目的之下,以下几类节点应该受到关注:
第一,难度超大的任务,需要运用的资源级别和数量都较大的;
第二,链条持续较长的项目,包括持续时间久、跨部门多的节点,就是那些关键线路或者是类关键线路,任何一个节点的延期都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三,难度虽然不大,可能链条持续也不长,但过往的经验和经历证明了经常出问题的节点——经常是大江大河都过来了,却经常在小河沟里翻船。
第四,开发公司最关切的节点,如开工、开盘、开业、正负零和封顶等。
如何对待计划表中的节点
最早编制模块化计划时,不少部门不愿意将自己的节点列入计划,不在别人的督促下工作。在执行中就经常无法得到必须的关注,在调配资源时不占优势。
后来编制计划时,大家都争着把自己部门的相关节点“塞进”整体计划中,以期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
进入了计划列表,就受到了全体系的、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其如期完成就有了基本保障。 (16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