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成长与慎独的思想(5月7日)


 

毛竹的成长与慎独的思想(57日)

 

关键词:毛竹  豆腐渣  慎独

 

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待着种子萌芽,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4年也只不过长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会这样想:花这么长时间种它做什么,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时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4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5年开始了暴风成长,6周时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4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网络上对于各种豆腐渣工程深恶痛绝,很多人把这当成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一方面我们确实缺少了古代的那种沉浸其中,为其负责的“工匠精神”,但也不能一概地妄自菲薄。

一切豆腐渣工程,都是多方面因素交叉综合影响的结果,比如基础不牢固,包括建筑材料和工艺在精准方面的欠缺,比如因为好大喜功而导致的脱离客观规律的压缩工期也会让人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理,而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奖惩措施,对于不达标准的行为又没有及时惩罚。

任何表面的问题都是看不见的因素导致的。很多的工作都是在地下,比如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比如手艺是否精湛,比如品质是否经得住考验,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其实绝大部分是被隐藏在水下。

出了正负零之后的工作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但遗憾的是,基本上每个人都喜欢在脸上贴金,而不是很情愿把力气使在看不见的地方。

 

中国儒家有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回顾贾春宝十多年以来的成长轨迹,多年慎独笔耕,不为出版扬名,发现规律价值,思考学习分享。

思考是一件痛苦而又幸福的事情,执着于方寸之间,又浑然忘我,把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串起来,形成彼此之间的逻辑,发现大创意,享受市场魅力,这是策划人日常的自我修炼,纵横开阖之间总是能有些许的成就感的。

但即使再严谨,思考的东西总是支离破碎的,意识如天上的云一般,状态再美都无法经历微风的吹拂,所以需要用精准的语言“定形”,而相比于语言,文字是定形更为深切的方式,语言变化无穷,只有文字可以做到精准,而且遣词造句,在理性之中对文字千锤百炼,梳理逻辑脉络,不仅可以自圆其说,坚决杜绝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达。

古人是以文言志,义文会友,文责自负,其实只要文字足够精准,是不用担心有什么灭顶之灾的,因为断章取义总是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毕竟“文字狱”早已成为历史,我们生活在言论相对宽松且自由的时代。

能一以贯之地用文字整理思想,微言大义,准确传达诉求,而且不至于引火上身,单纯能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任何时候,仅仅有文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那些文字进行重新组合,再加工,形成有相对专业度与系统性的实用内容,并以市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呈现出来,才能够尽可能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价值。

 

贾春宝

201957日星期二

 

更多文章,尽在:http://bekings.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