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胤然原创古典格律诗词《茶人》 茶诗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美院客座教授、禅创师黄胤然文

原创古典格律诗词《茶人》 黄胤然

天为玉盖地当碗,

如水流光人是茶。

识得娑婆本来味,

心香何处不灵华。

灵华: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人作茶,品茶……

升到更高维度来观:天为盖,地当碗,人自己便成了茶,而泡茶的水,则是时光。

虽在娑婆,但本味如自性一般珍贵、殊胜,无论茶还是人。

茶之农残、重金属、化肥,如人之诸欲、诸盲、诸漏。苛求一点没有,不现实,因为娑婆,但别超量、过度。中国茶业的真正希望在于用严谨的科学来呵护嗣承的文化,也可谓讲科学的文化、有文化的科学。

茶叶,首先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用来吹的、装的。茶叶属农业部管,不归文化部。否则,超了标的、失去了原来本味的茶,再通禅,再有文化,也只敢在无明圈里蹦跶,传出去,不过是个中国式笑话。

人作茶,人品茶。举头三尺的地方,神明品人不品茶,香与否,天知地知人自知。

诗中谁“识得”?季羡林言,重意性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美的特点。“谁”于此处有三解:茶人(茶农)、品茶之人、您头顶上三尺远处住着的哥们。

相应的“心香”,也有多重意解。

如此延伸,诗的题目《茶人》便多了一层微妙诠释:茶作动词解,即把人当茶一样品味。

何时无幻影,随处有空心。

——黄胤然,2019年6月5日

黄胤然:文化监理人、跨界创意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首部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作者,诗装®汉服国家专利发明人。

双章书法®、诗创®、诗装®、胤然体歌词、写意音乐剧,文创监理、文创优化等理念首倡者。

时任臻谛书院®院长、《境界FreeSpace》杂志主编、媒体专栏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欧美同学会会员,惠风诗社首任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