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微信群成为活水?(6月14日)
关键词:营销 微信 思维方式
微信在电脑与移动终端上,成为最成功的app程序,当遗憾的是:现在的微信与数年前的QQ一样,鸡肋迹象逐渐显现,甚至已经逐渐跻身网络毒瘤之一。
首先是微信里边充斥着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晒吃喝就是晒娃晒天空,就是晒网店的产品,如果说街边和楼道里的小广告让人腻烦,还可以有志愿者帮忙清理,有环卫工人定期打扫,在微信与QQ里的广告,肆无忌惮的叫卖,晒收入晒财富的微商们却是没有任何忌讳。因为在微商看来,微信与QQ就是开门做生意,不去宣传不去晒,就等于没有开业,就等于做业务的人把嘴巴紧闭一样,这样无异于阻断了财路。
其次是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充斥其间,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其实音频与视频方式的沟通都无法避免,但假如严苛地看,那些音频与小视频中,舍不得删除的部分又能占有多大的比重呢?当然,技术与电脑程序都是服务于人的,而人的一切言行都在满足人的内心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任何网络“毒瘤”都有其存在价值。
曾经有个互联网的app应用软件,功能主要是“用后即焚”。Snapchat会向照片发布者发送提醒,所以如果你不想惹怒朋友,最好不要。用其他手机拍照?只要你松开放在手机屏幕上的手指,照片便会消失。而现在有“用后即焚”功能的软件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出来。就如一些旅游景点的宣传语所倡导的“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贾春宝刚刚接触这个应用的时候是排斥的,因为从创意者、策划人与思想者的视角出发,每个态度、每个细节、每个思想观点的表达都是有意义的,那至少让自己能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除非是内容信息不可告人,否则是不会“用后即焚”的。那“焚毁”后又能留下什么呢?干干净净,什么都没留下。
还有微信群的功能也在越来越让人感觉困扰。在生活上是微信群已经成为kill time的最佳方式,除了偶尔有人做广告并由此把几毛钱分别封在很多红包之中,让群友们抢上几分钱的红包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似乎也只有闲的实在无聊的人,才会有精力盯着微信群,等待有人发红包,并第一时间抢到。
事实证明,就如媒体贴片广告一样,大家关注的都不是广告的内容,而是发广告的人是否发红包。假如某人做了广告而没有发红包,就会顿时引起一通怨言与怒怼。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群主组建了微信群,只允许自己做广告宣传,赤裸裸地推销,而不允许有别的商业信息出现;而且只允许一片赞许之声,而不允许有质疑与辩驳之声;只允许群友往群里拉人,而不允许群友从里边往外加人。更大的问题是,即使你跟某人不认识,也会被加了之后,第一时间拉你进群,或者即使已经在微信中相伴很久都不说话的陌生人,唯一的动作是拉你进群,并听TA推介的“领导”滔滔不绝地推销产品与服务。
贾春宝已经习惯于为一切想不通的现象硬要梳理出一些道理。那么微信群主如此表现也有一定道理,因为盛情相约之下,人都不好驳面子,而人家打理微信群也是需要花上时间的,也要忍受被拒绝的痛苦的,也是要付出成本与代价的,也是需要有回报的,而微信群也是一种组织,既然有组织就需要有规矩,群主作为组织者,就是定规矩的人,订规矩就是需要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的。
虽然都有道理,但如此一来,微信群也就逐渐成为一潭死水,而难以有生机与活力,长此以往,微信与QQ一样,这样的应用会被商业应用于垃圾信息所淹没并逐渐走到下坡路。
如何能让微信群活跃起来?贾春宝认为需要逆向思维,回到原点。
首先需要有拒绝的勇气,不要看到对方是头像或者空间里是清纯颜值爆棚的美女或者打扮得体有老板气概的人,就会认为是你的贵人,就会让你有“天上掉馅饼”的结果,其实那很多时候不过是一张假面,更多的是骗局。要知道,你认识的人,你接触到的信息,并非越多越好,理性成熟的态度是做减法。
其次是要有平台型的思维方式,而非产品推销者的角色。要放弃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的态度,转而关注别人的需求与得失。产品推销者是只允许自己说话而让别人都闭嘴的,产品推销者是只允许进入而不允许退出的,产品推销者是只能接受单向性的增长而不愿意接受反复波动的,产品推销者是只允许自己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这些都是不利于氛围的活跃的。
平台型是需要用谦和的态度,让每个人都来参与的,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而且可以畅所欲言的,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都可以得到预期目标,满足自己的需求的。
再次是要学会保持沉默与后发制人,想说话之前要先学会倾听,想发表意见之前要先请人家先行发表意见,要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利,要学会先把自己所拥有的贡献出来。
最后说一句:其实微信是很实用很成功的app,技术团队已经是顶尖水准,迭代更是远远比市场需求快得多,所有技术也提前了很长时间,但假如被市场玩坏了,也会是每个人的遗憾。
贾春宝
2019年6月14日星期五
更多文章,尽在:http://bekings.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