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是庆典的重要部分,婚庆是围绕婚礼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结婚证是法律意义的证明,婚礼是爱情的见证,是一种向社会宣布结婚,是人生的绚丽华章,是接受人们祝贺的仪式。
【1】什么是婚庆活动
严格意义的婚庆是指婚礼到蜜月这段时间的活动,但现在人们把婚礼前后的活动视为婚庆活动。
婚庆活动包括婚礼前的活动,婚礼、婚宴、婚礼后的活动四大部分;
婚庆做法和婚礼范例,大多是以作者所在的河南省河洛地区的风俗习惯为基础的,仅供读者参考,大家在具体的婚庆活动中要以本地的风俗习惯为准。
【2】婚俗文化与地域的关系
婚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大众通行的男女结婚的方法,仪式的总和。婚俗同婚姻国度,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在中国传统婚俗的基础上,各地还有具有本地特点的婚俗,一方一俗、人境问俗、随乡入俗,尊重当地风俗,尊重当地居民就会受到欢迎,否则有讳人们的美好愿望。
【3】什么是传统婚俗文化
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本文为大家分享婚前礼,是在婚姻策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礼节婚前礼以“三书六礼”为基础。
①、三书
聘书: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②、六礼
中国的婚礼早在周朝时已经制定,称为六礼。
(1)纳采:请媒人到对方说媒,依开出的条件介绍合适的人选。
(2)问名:即议婚。议婚的条件,古时有:第一门风、第二财富、第三才能、第四美丑、第五健康,足见选定一门婚事不易。
问名也称生庚,俗称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于男方家,书其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将此置于神前祖先案上,若目内如家中平安无事,则将男方的庚帖送至女家。
女家接受之后,则于在自己大厅神佛前放三天,每天晨昏必烧香拜拜,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任何一方如果发生吵架、窈盗误毁器物、或家入发生急病等变异,则被认为是不吉之兆,而虽门当户对,这件婚事也就告吹了。
(3)纳吉:纳吉就是定亲,又称小定。目前则叫做[挂手指定],男方选定吉目到女方家,以金戒子赠予未来的新娘。
(4)纳征:呈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称为纳征。
(5)请期:是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今称“择日”。
(6)亲迎:婚礼之日,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
大家了解了吗?这些传统的婚俗文化是做婚礼的基础,主持人一定要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