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人生的技术目标就是在博弈过程中获得能量,以便进入更高的能量轨道


尽管人类目前并不知道人的产品构造原理,但是在人类目前的知识库里,已经记录了大量关于人生意义的描述。当然这些描述来自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并不是对产品本质的原理描述。

作为产品的人的技术原理是很简单的,但是观察到的现象却是五花八门的。人生的内容与原子一生的内容在技术原理上是没有区别的。如同采用不确定性原理分析原子周围的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对人生的分析也同样可以采用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

古人把人生轨迹上的位置和动量的存在状态称为“命”,命有规律,但是又具有不确定性规律。

似乎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被现代人认为迷信无知的古人更加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以找到内在规律的逻辑事物,并且会“固执”地探索研究,现代人反而更加容易放弃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研究,并且会采用“权威”的方式否认这些事物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古人认为人生的内容是由“命”决定的,因此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命”,以便找到改变人生内容的方法。而现代人大多数认为并不存在控制人生内容的“命”,人只要奋斗努力,就可以得到任何人生内容。比如在美国的价值观里,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有钱人或者美国总统,之所以没有得到这些人生内容,并不是“命”的约束,而是个人的努力不够。

当然,本文并不讨论个人奋斗与人生内容的关系,就像不讨论电子能量与电子轨迹之间关系一样,而是讨论电子轨迹被原子核约束的规律。因此假设人生也存在人生核,研究人生轨迹被人生核约束的规律。人生核就是古人所说的“命”。

原子和人都是逻辑世界的逻辑产品,因此产品的技术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人作为观察者,在大脑认知空间里形成的逻辑图像并不是产品的本质,而是产品呈现的现象,现象的内容数量由产品的空间尺度与观察者控制空间尺度的能力共同决定。

空间是存放逻辑世界里逻辑事物的容器,离开空间的逻辑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一个空间都是独立的、封闭的、自足的。空间尺度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分类方式,比如原子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但是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又可以分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数正是区分各种不同元素的依据。质子和中子还可以继续再分。所以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人类社会空间尺度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在现代科学里,称为一个量子,也称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倘若不考虑空间尺度的大小,只考虑物理量本身的属性和规则,那么人和原子遵循的物理规则是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们可以直接采用量子力学的一些物理规律来研究人生里出现的各种现象。

倘若把人生空间尺度缩小到原子空间尺度,人的轨迹同样遵守不确定性原理,无法同时确定位置和动量,但是也遵循相同的规则,能量增加就可以上升到更高的轨道,减少能量就可能下降到更低的轨道。

获得更多的能量是逻辑世界里的逻辑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因此《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生轨道上的能量类型是财富能量。

似乎宇宙内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周期”是一种特殊的逻辑规则,把逻辑的存在形式控制在有限的空间里,采用重复的运动形式表征事物的存在时间。比如,到一个单位上班,待遇决定能量轨道层级,重复发生的轨迹是人生的内容。“跳槽”就是进入更高层级的能量轨道。

人出生的时候,就是人生的开始,也就创建了自己的势能场。这个时候的人位于势能场的零点位置,但是势能场的最高轨道位置也是确定的。势能场的空间尺度是由人生的核的质量大小决定的。类似原子核的质量决定最高的电子轨道空间。人生的核由身体生命体、精神生命体、灵魂生命体共同构成。古人把人生的核称为“命”,中国古人袁天罡提出了采用“骨重”计算命的观点和方法。

按照能量轨道的思维,“命”的质量越重,能够控制的能量轨道位置就越高。也就是说,在博弈的过程中,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财富能量,就能够达到更高的轨道。反之,如果这个人的“命”的质量太轻,如果获得的财富能量太多,就会摆脱最高轨道的约束,从人生能量场里逃逸出来,就会引发人生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巨大的结合能。

获得财富能量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力转换成财富能量,比如以土地为平台,通过劳动创造最初始的物质财富能量,或者以现有的产品为素材,通过劳动创造新的结构形态的产品等;二是直接获得财富能量,比如通过商业活动或者掠夺活动获得财富等。这两种方式对应的博弈策略也是存在区别的。

当人获得足够的财富能量时,就会跃迁到更高层级的能量轨道上运行,而失去了足够的财富能量时,就会下降到更低层级的能量轨道。能量轨道就是人们所说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是由博弈空间决定的内部标准。人类社会按照政治结构体系划分为很多个博弈空间,这些空间也存在等级划分。不同博弈空间里的人在比较社会阶层等级的时候需要考虑博弈空间的阶层等级,比如不发达国家里的上层等级的人在发达国家里属于下层等级的人。比如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在中国属于精英阶层的人到了美国社会,很多人只能找到在饭店洗碗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层面的博弈空间的阶层等级差距很大。而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大缩短了国家博弈空间之间的差距,所以中国现在的精英阶层在美国也基本上属于精英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