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书先后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图书馆藏。)
中下篇:中国企业之环境
8、不合时宜的人文科学
什么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人生观、公平观、是非观、正义观、道德观、善恶观、美丑观、伦理观?它们跟传统的农耕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相关主张有何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与全球化本土化竞争规律相匹配的企业价值理念?按照全球化、本土化竞争的规律,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战线上每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而且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脉与方向。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理论研究迄今还不能对此作出系统权威的解答。这势必带来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公众思想行为上的一系列混乱。
一、虽然我们早已明确表示要支持鼓励私有企业的发展,为私有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实际工作中对私有企业仍存在大量的偏见与歧视,而所有的偏见与歧视又无不与我们在传统农耕经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私有企业即自私贪婪刻薄’的认识有关。同样是贪污、挪用、诈骗、被侵犯的对象如果是公有制企业,那执法机关会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地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社会舆论也会给予大张旗鼓的支持,声援;但如果被侵害的对象是私有企业,那执法机关常常会态度暧昧,雷声大雨点小,设法以情况复杂为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社会舆论也少有积极的表示,甚至还认为活该。
二、我们一方面强调无私的奉献,一方面又倡导激烈的竞争,但对于到底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应该无私的奉献?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应该激励的竞争?特别是当无私的奉献与激烈的竞争发生冲突,两者不可得兼时,又当何去何从,却缺少前后一致的说法。于是私有企业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要求员工不要报酬地加班加点,无私的奉献。奉献给谁呢?已所不欲却施于人,员工能心悦诚服吗?……。
敬请关注赵伯平的微信公众号:zbpglzx2016
赵伯平(管理咨询专业,擅长领域: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email protected] )
赵伯平的四本管理“鸣”著:
最早发现《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于是提出《三阶梯管理》(已出版);
然后主张《以权威破除权威》(已出版);
进而呼吁《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已完稿,待出版,有意向的出版机构请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