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投放的新颜
喻建国
今天我家的小区也正式投入严格的垃圾分类投放,每天只有早晚各一次垃圾投放时间,我像平时一样晚饭后去投放垃圾,出门前我已经将垃圾在家里就分类了,按照目前上海垃圾分类: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今天我的垃圾只有湿垃圾和干垃圾。
原来的垃圾投放点已被撤去,整个小区只有一个垃圾投放点,设在小区西南大门的内侧,当我走到垃圾投放点时,我看见有四位穿着红马甲背心的志愿者站在垃圾桶前指导垃圾投放者投放垃圾。轮到我投放时,一看其中有两位志愿者是我熟悉的邻居,两位都是成功男士,刚退休不久,我走到两位面前做了一个90度鞠躬,并且口中大声招呼:“向志愿者致敬!”他两连连回称:“不敢,不敢。”
我将湿垃圾从塑料袋中抖进垃圾桶,而后将塑料袋放进干垃圾桶,投放垃圾就这样完成了,然后我再到离开这里3米处的水龙头洗手。离开这里之前,我再观看了一会儿前来投放垃圾的其他邻居们的投放状况。上海最严的垃圾投放就这样在我居住的小区开始了。
最初我接触垃圾分类投放是在2000年的夏天,那时我居住在温哥华,晚饭后投放垃圾是我的任务,垃圾桶摆放在我居住的公寓的院落里,每个垃圾桶都很大,色泽鲜艳,我记得每个垃圾桶都有本身收纳的对象,有收湿垃圾的,有收干垃圾的,有收报纸和杂志的,有收玻璃的,有收有毒垃圾的,有收塑料瓶的,……
当时我接触到这一生活内容时感觉很是文明,自己好像一下子登上了高一级的生活中,直感原先自己是生活在低一级的生活圈中。我投放垃圾时都感觉自己的生活等级提高了。
那时的上海虽然小区中有垃圾投放桶,但是无包裹的垃圾扔得垃圾桶四周全是垃圾,而且异味难闻,后来大家逐渐用塑料袋收集垃圾后再投放,垃圾桶四周全是垃圾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每一次垃圾投放情况的改善,都让我感受到上海人民文明水平的提高。
当垃圾分类提出以后,人们开始自觉地将垃圾分类,但是总分不彻底,也不知道到底分得对不对。这一次垃圾分类严格把关,上海的垃圾分类进入最严格掌控阶段。这是上海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人文明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类对环境的治理是人类高水平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治理的内容很多,垃圾分类投放和垃圾分类治理是人类对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部分。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达到某一层次时,这一项内容是不会出现的。人类对环境的治理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类对环境治理的最高要求是让人类生活的环境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需保证这种满足能够持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