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会的学者与政客也能归化吗?
-----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位年轻人长时间高谈阔论我国足球归化球员的感慨!
汪华斌
今天早上我坐510从光谷回人民医院,刚好前排坐着两个年轻人;他们没有玩手机,而是很亢奋地争论着;原来是谈中国足球的发展途径。说我们今日中国足坛最受瞩目的消息就是高拉特同意入籍中国,再加上前些天传出埃尔克森也即将完成归化手续的新闻;说这些归化球员将能很快使中国足球走出国门。这两个年轻人对这个热点好不热闹,好像这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中国足球能走出去,采取什么途径并不重要。因为这些年我们用天价年薪聘请外国教练,最后还是钱花了却没有明显好转。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这球员归化也是一种途径;说不准中国足球真的能成为世界冠军呀。
我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只是这年轻人的声音实在是太高了而没有办法离开。回到家里后想起了这事,于是上网看了一下这方面的新闻。说高拉特已同意入籍中国,而且恒大也愿意砸超高年薪来归化他。因为这不仅是恒大外援高拉特此次提前结束租借的问题,背后更大的目的是与中国队冲击2022年世界杯有关;更重要的是目前他本人也已同意入籍中国。如果再加上前些天传出的埃尔克森也即将完成归化手续的新闻,所以归化球员一时间成为了中国大地的热点。我们没有见到人们谈论中美贸易战,也没有人谈论两岸的紧张局势;倒是大家对中国足球异常热情,所以对于归化球员的新闻竟然到处是议论与传播。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紫阳公园这里没有听见中美贸易战的议论;反而这归化球员的议论热烈。
说实在的话,我们对中国足球应该是已经寒心了。要知道它是我们社会最先的市场化产物,所以搞足球的竟然是我们社会最先富起来的人。然而在这样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足球在国内那可真的是风起云涌;因为到处是成名的球员。然而这些在国内成名后的人都是出国,可结果竟然无一例外不是失败而回;因为国外根本就没有培养中国球员成名的先例。正因为如此,所以球员出国不是为了在国外站稳脚跟;而是镀金回来赚大钱。看目前我们社会的常青树,有谁不是从国外镀金回来而成为不老松的呀。如果个个真的如同国内这么出名,为何没有人能在国外站稳脚跟。反到是韩日球员出国踢球都是没有出名前出去的,后来在国外出名了所以才回来为国家队效力。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与日韩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因为人家经常性参加世界杯,而我们却只能在梦里有这样的能力与机会。正是这屡战屡败,所以才想到了归化球员这途径;因为只要是能走出去,我们社会用什么途径都愿意。所以今年正式开始了这归化,因为这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呀。
是啊!如果我们采访球员,都有‘舍我其谁’的感觉;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球员没有外国偶像;倒是国内的偶像不少。因为在国内又能发大财,而且还能代表国家队;这举国体制下的荣耀是多么大呀。在我们这屡战屡败的社会,竟然金钱成为了世界第一;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赚钱就请来中国,因为这里能开世界第一的收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世界知名教练与球员只要一过气就来中国;因为只有这里才能保证你永远是世界第一的收入。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社会这么有钱,却依然不能使中国足球走出去;因为我们只要是一走出去,肯定最后就如同国企那样只有交学费的份。在中国球员实在不行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想到了归化球员这途径;因为这是直接获利呀。
当全社会热议这归化球员的新闻事,我却想起了当年聘请外国企业家的事;当年我们为了国际化而进行国企改革,于是外国企业愿意帮助我们提升企业竞争力。可惜的是最后全部失败,因为没有一个外国企业家能在中国社会的国有企业成功。正因为如此,所以后来我们社会的企业家个个著书立说;好像全世界的企业家都在中国。可问题是我们社会造就的企业家倒是不少,可真正走出去的企业却是寥寥无几;而且普遍规律都是进军海外就交学费,这可不是国企的专利;因为民营企业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企业普遍放弃了国际市场;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所以今天能在国际上有名声的中国企业更加寥寥无几了。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归化学者与政客呀;没有这,这归化也没有作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