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中国艺术经济繁荣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艺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国艺术品交易量正在大幅度提升,根据国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公布的,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中的数据,近些年来,每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基本都在两位数以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并且其中的书画交易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名列全球前茅、并具有领先世界地位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却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这预示着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将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有道是:盛世收藏!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交易市场开始启动;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的时候,开始进入艺术品厂店时代,出现大批的艺术品专卖店;当人均GDP达到5000-8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开始繁荣;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的时候,社会已经经历了资源和资本等投入阶段,进入了创新要素的投入时代,艺术品的交易、投资与收藏将步入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
中国艺术经济发展面临经济、科技、艺术、网络等不同优质要素的组合,艺术价值标准创建、艺术金融投资模式、艺术市场交易规范、艺术经济产业链衍生等将更加受到人们关注。“艺术是企业的灵魂”“艺术是品质的更高标准”“艺术是更高等级的生产力”等系列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以艺术经济研究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创新和创业的氛围非常有利于不同优质要素的组合并创造出更好的文化经济新生态,也为艺术经济特别是书画经济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书画经济研究可以构建一个庞大的研究体系,也可以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分支甚至形成一个新的研究学科。这个学科同样需要面临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中国书画艺术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需要关注供给需求理论、稀缺选择理论和价值增值的规律;同时还要注意经济的结构分类、商品的流通过程、消费行为理论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对于书画市场的影响;另外对于文化创意理论和制度经济理论的作用也不可以忽略。
对于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是书画经济研究的重要基础。书画经济研究的对象,包括中国书画市场那些趣韵生动的形式内容,比如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价值核心,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美学主导,山水画是似与不似的文人情怀,花鸟画是托物言志的精神写照,写意画是笔简意繁的个性抒怀,而工笔画则是精谨细腻的艺术表达。
正是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对于其技法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甚至是书画家本人的书品、学品和人品具有乐此不疲的研究兴趣。当然,书画经济研究还要直接面对不同时期的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不同书画流派及其价值取向、按内涵特征分类的书画市场、按地理区位分类的书画市场、按生产方式分类的书画市场、按交易方式分类的书画市场、按运作载体分类的书画市场、按主创书画家分类的书画市场等等。
与此同时,也不能回避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典型缺陷,包括艺术心态的浮躁、传统价值的缺失、价格信号的扭曲、经营诚信的缺失、赝品流通的骚扰等等。
总之,中国艺术经济的新时代己经到来!使其发展,更有赖于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化自信。在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自信的支撑下,中国艺术经济及其书画经济研究必将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王先琳: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教授、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资深培训导师、策划师和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推广专家;著有《管理的学问》、《人生如歌》、《品绩力就是生产力》、《新闻之后闻》、《品绩教练模式》、《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品绩产生奇迹》等多部专著。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