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中的调味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消费升级中的调味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2018年著名百强企业统计:生产总量为1322.5万吨,同比增长率为7.5%;销售收入为938.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8%

销售收入增长高于产品产量增长3.3个百分点,说明调味品产业进入高质量增长新阶段。

2018年我国餐饮业收入超过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下降1.2%。而调味品百强企业销售收入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成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亮点。说明在食品饮料行业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

中国股市自2015年股灾以来,上证指数一直徘徊在3000点上下,而食品饮料板块逆市上涨了70%以上,其中海天味业上涨了300%以上,从当时的每股3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100元以上。调味品板块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下面三张表格(统计数据来源与中国调味品协会)首次披露我国调味品行业30家品牌企业的现状。三张表格中重复出现的企业为,海天味业3次,美味鲜2次,李锦记2次,欣和食品2次,千禾味业2次。 

一、百强前10名企业销售收入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2018年度销售收入(亿元)

增减(%

1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63.1

15.6%

2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66.9

15.8%

3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52.4

9.2%

4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6

16.2%

5

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50.3

-1.3%

6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

44.6

8.7%

7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39.4

7.8%

8

上海味好美食品有限公司

32.6

6%

9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

23

51.3%

10

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21.9

-6.8%

从前10名企业看出:在主业推进的前提下,酱油、酵母、味精、榨菜、食盐、鸡精、蚝油产品应有尽有。其中60%企业都生产酱油,而以食醋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没有进入销售收入前10名。 

二、百强前10名酱油企业产量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2018年产量(万吨)

酱油百强产量占比

1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91.6

41.40%

2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78.6

17%

3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37

8%

4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30.1

 

5

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26.4

 

6

福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4.4

 

7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1

 

8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1.4

 

9

贵阳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8.4

 

10

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5.5

 

酱油产量前10名产量为431.5万吨,占到百强产量462.6万吨的93.3%。集中度明显提高。

10名中,四家(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千禾味业)上市公司的酱油产量为299.7万吨,占百强企业酱油产量的64.8% 

三、百强前10名食醋企业产量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2018年产量(万吨)

食醋百强产量占比

1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

32.5

19.70%

2

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18.3

11%

3

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15.7

10%

4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3.1

 

5

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9.3

 

6

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

8.9

 

7

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

5.3

 

8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4.5

 

9

岐山天缘食品有限公司

4.5

 

10

统万珍极食品有限公司

4.5

 

食醋产业前10名产量为116.6万吨,占到百强产量164.9万吨的70.7%,食醋产业的品牌集中度低于酱油产业。

10名中,三家(恒顺集团、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上市公司食醋产量为50.1万吨,占百强食醋企业产量的30.4%,同样低于酱油产业的品牌集中度。 

四、2018年调味品上市企业概况

2018100强品牌企业中有14家上市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安琪酵母、梅花生物、恒顺醋业、涪陵榨菜、加加食品、天味食品、千禾味业、安记食品、佳隆股份、老恒和酿造、百味佳食品、抚顺独凤轩。14家上市企业销售收入为419.8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收入938.8亿元的 44.7%。上市公司的现状正在成为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晴雨表。

五、发展趋势分析 

一是供给侧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加速调味品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品牌集中度提高。处于竞争领域的调味品国企面临改革抉择和困境,机会与风险同在。

中炬高新的实控人由当地政府变为资本运作高手姚振华先生。由姚振华先生控制的中山润田的股份占比为24.92%,成为第一大股东。中山市政府控制的中山火炬集团占比为10.72%,成为第二股东。鲶鱼效应逐步显现。

近日,千禾味业收购镇江恒康酱醋100%股权,意在延长产品线。因为镇江香醋属于原产地保护产品。在镇江以外不能生产。

前两年也曾有海天味业在镇江并购食醋生产企业。

二是消费升级成为调味品产业转型的基础。

海天味业一季度销售收入达54.9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左右。利润14.8亿左右,同比增长23%。毛利率在45.8%以上。增长势头强劲。预计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利润突破50亿不成问题。

恒顺醋业的毛利率达40%以上,但利润增幅较低,其原因是产品属性决定的,食醋属于微利产品。所以,恒顺醋业今后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调味料酒、酱油或其他产品的市场开拓上。

消费升级不但体现在产品价格上,更多的体现在产品结构的调整方面。如食盐行业中各种健康盐、保健盐的市场拓展;如调味料酒在餐饮业中的广泛使用。过去,调味料酒主要用于去腥、除膻、解腻上,现在的新产品又增加了增香和提鲜的功能。复合调味料属于方兴未艾的产业,下一步的重点是开发市场需求的大单品,如鸡精调味料、火锅底料等。

与此同时,许多品牌高档酱油正在向百元门槛迈进。

行业龙头企业除海天味业外,中炬高新、安琪酵母、恒顺醋业、梅花生物、涪陵榨菜、千禾味业、安记食品、佳隆股份和加加食品等上市企业正在成为食品和餐饮业消费升级的主导企业。

加加食品去年由于一度偏离主业,导致利润下滑。目前正在调整发展战略,向减盐生抽和餐饮市场转型。

以生产川味火锅底料为主业的天味食品也于上半年登陆主板市场,首开2019年调味品企业上市先河。

今后,主业推进,术业专攻将是调味品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全面深化。

今年3.15国家对河南辣条劣质产品的曝光和查处,将促进各级政府全面加强食品及调味品的安全监管。最近,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应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根据本人在东吴证券2019年中期策略会上的演讲整理

201962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