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的投资哲学
6月初,90后孙宇晨以456万美元的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成为全球首个与股神共进午餐的90后创业者,引发热议。而首个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步步高王国的缔造者、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也跟随这波热点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或许大家并不知道,中国最赚钱的手机品牌不是华为、小米,而是OPPO和ViVO!一年狂卖2000多亿,净利润超过200亿!其背后的运营者就是段永平。
段永平曾经在30岁出头,就将一家亏损200万的小厂变成了年产10亿的公司,后来以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2001年,段永平移居美国,退居幕后,以投资人的身份对“步步高”进行控制。
除了运作这些成功的品牌,段永平还是位专业投资者,横扫网易、GE等品牌,被誉为“中国巴菲特”。这期,跟大家分享段永平传奇的实业与投资经验、以及对事业与人生的感悟,希望对你有启发。
段永平的投资哲学
我本人十分推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而我自己的投资哲学,其中有很多理念,比如本分的思想,与我做实业的理念非常相似,大概为大家总结为以下七点:
1、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2、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3、“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4、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5、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6、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7、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
做正确的事,降低失败概率
我认为,所谓的“道”就是Do right things,也就是做正确的事;“术”则是Do things right,也就是把事情做正确。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道”应该先于“术”,因为只要方向正确,即使采用的方法笨一点也只是走的慢一点,并不会走错路。在我看来,许多企业做不好往往是犯了一些比较大的错误,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美国,要去机场接一位同事。一开始估计要在机场等一个小时,于是便在机场停车场投了一小时收费的币,结果同事提前半小时就来了。
这时问题来了,我到底应该选择直接将车开走还是继续等,将剩下的半小时耗完呢?结论当然不言而喻,现实中人们都会选择开车走人。
但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在涉及到企业的实际决策时,就会犯继续等下去的愚蠢的错误。比如说,我在某件事情上已经投入了几千万,发现方向错误后为了救这些沉下去的成本还要坚持做下去,然后再投入几千万,其结果自然是惨败。
所以,对一件事情对错的判断标准就是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比如本分、诚信、品质、消费者导向等。当我们在现实决策中,可以遵循几个基本点:
1、对的事情就要坚持,不对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叫停;
2、如果不能判定某件事情是否是对的,可以列出哪些是错的,这样理解和执行起来会容易些;
3、要学会变通。比如当年我们生产的超级VCD实际清晰度只有350线,而竞争对手说自己有500线,这时如果我们说有500线就是蒙骗消费者,如果不说有500线,消费者又去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了。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后来就说我们大幅度提高了清晰度,最终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脱离事物的属性,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不应该给利益让路。
现在想来,我们企业之所以活到现在,并且还活得还好,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因为我们少犯了许多错误,失误率少的话成功机会就大。
慈善才是我的工作
“投资是我的爱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这句话,我在2006年回国时已数次向媒体表白过。我在落地美国几年后,忽然意识到,“眼看着钱越来越多,怎么想都觉得是一个祸害、一个麻烦。”
而且我和妻子刘昕还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一定不能给孩子留太多钱。我人生的快乐很多都来自于获取财富的过程中,不能剥夺孩子的这份快乐。
因此,我和妻子在2005年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领域。2008年9月,我们又在中国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教育捐赠。
虽然我将巴菲特的很多投资理论当做指南,但在慈善这方面,我认为自己看的更深刻。我很多年前就在思考这件事并且也一直在做,只是国内慈善事业的环境有限。
从年龄的比例来看,在我这个年龄,我远比巴菲特捐得多,甚至高过比尔·盖茨,我不想到70多岁才开始思考并投入到这个事业中。这是其一;其二,其实我一直在投入慈善事业,只是没怎么说而已。目前我已经累计向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4.47亿了。
“Just For Fun”
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退休”生活让我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我坐在家里想:“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啊。”
这时候,我在书里读到了巴菲特的理论,“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虽然我是做实业出身,但是我意识到投资的理念和他创办步步高的理念差不多,就是选择自己看得懂又信任的公司。
虽然那时候我对于K线图分析、涨跌概率、如何测市等一头雾水,但是2001年底恰逢美国证券市场的低谷期,网易创始人丁磊又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于是,我就以低于一美元的价格“吃”进网易1亿余股。
2003年10月,网易股飙升到70美元,我持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涨了五十倍以上,虽然无法预测网易做网游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没有道理比我1995年做小霸王时还少。
顺利过渡到投资人后,我越来越发现“自我感受”和“快乐”的重要性。所以2006年,我在eBay上以62.02万美元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事后在谈到这顿午餐时,有很多人问我:“你花了这么多钱划不划算……”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和这人谈不下去了。我又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当成生意,我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
他不是缺这个钱,我也不是为了吃这顿饭,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我为了去他那儿讨一个秘方、锦囊妙计,哪天掏出来一看,就能发大财。这都是胡扯,我就是觉得好玩。Just for fun。
在此前某次演讲上,曾有人问我对在座有何忠告,我也是这么回答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转载自“这届投资人”,公众号ID:zhejietouz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