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烟雨风景独好


  海棠烟雨风景独好 

  烟雨、晓月、海棠、溪,一组诗情画意的文字,组成了曾经的南岸区现滨江路段的一组地名。重庆南滨路海棠烟雨公园,由植物带、雕塑群、观景木平台、中心广场、瀑布等组成。这里拥有国内最大的音乐喷泉,能够一览水世界的精彩。公园下层的酒吧一条街更是风情万种。景区内还建有重庆民族风情的浮雕,十大名花木浮雕,刻有大量诗词歌赋。周一至周四有中心广场的圆形小喷泉表演。雕塑童年回忆充满童趣,情侣富有时尚现代感。

  长江边海棠烟雨公园位于南滨路江边,把江边安全隐患进行了良好整治,同时岸边有许多酒吧,绿化带把江岸打扮得如花似锦,南滨路久负盛名,原有海棠溪穿流而过,每到阳春三月,溪边的海棠花盛开,嫣红的海棠花铺天盖地,如同烟霞一般,一阵春雨过后,水雾缭绕,构成朦胧浪漫的山水美景。唐代女诗人薛涛有诗赞云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

  清初著名文人、诗人王士祯溯江入蜀,一路西进,在其《蜀道驿程记》中,就提到了海棠溪两岸的美景,诗人在他的诗中对海棠烟雨的美景这样称赞道:“春晓将暾,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山姿娟秀,绰约之姿宛若一美少女,端坐在绵绵细雨组成的白色轻纱中,神态娉婷,含情微笑,楚楚动人。”

  康熙年间,乡贤刘慈写的一首《海棠溪》诗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曼妙的风俗画卷:“清溪窈窕兰桡轻,荡入溪中烟水平。两岸海棠睡梦里,一村春酿香风生。儿童树底逐金弹,少妇楼头吹玉笙。乱后凄凉有明月,芦花处处渔歌声。”

  清朝的巴县知县王尔鉴在《小记》中说:”海棠溪在大江对岸涂洞之下,溪水出南坪山坞,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江水涨时,兰桡轻棹,直溯溪源。两壁石崖秀削,溪边者多海棠。每当春晓将暾,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其山娟秀,绰约如微姬十五,闲立于素绡帏中,含睇微笑。烟雨神情,此山为独檀也。”  

  王尔鉴作诗赞美海棠烟雨 “溪逮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笼晓髻,细雨点新妆。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望望江屋,独立临苍茫。” 在他看来,这是巴渝最美的景致,空灵缥缈,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要靠思和悟才能欣赏到。

  现在的海棠烟雨公园,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年如烟如霞的海棠树,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空灵缥缈的烟雨美景,每逢雨日午后,江面泛起淡淡的水雾,滚滚江水和南山隔着水雾时隐时现,美不胜收,微风拂过,感觉清新舒适,隔江远眺,让人悠然神往。现在的海棠烟雨公园.是一个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休闲公园,历史景观与现代石雕和谐交融,相映成趣,碧水绿树在公园内随处可见,只不过外地游客不知道而已……

  月季花、海棠花、桃花、玉兰花……绿植处,花树下,与自然、天地和谐相处,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看喜欢的书籍,滚滚长江,江风轻拂,心向远方……

  蔡律   2019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