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鉴赏:郑晓京写意梅兰竹菊国画 值得收藏的艺术作品


郑晓京,号侪石、1963年生于北京。花鸟画家、古典诗人,徐悲鸿艺术沙龙理事,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巡回画展策展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郑晓京毕业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十四岁拜景德镇画瓷大师陆如先生为师,系统学习花鸟国画,并跟随陆如老师到许麟庐、孙其峰、胡爽庵、白雪石等国画大师家中受教。十六岁师从诗词书法大家萧劳先生学习古文、诗词及书法。

郑晓京老师作为当代实力派古典诗人和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不仅画风清秀静雅,而且诗意内蕴其中,是装饰、赏玩、投资、升值皆得宜的艺术佳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郑晓京老师笔下的梅、兰、竹、菊国画吧!

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三尺横幅写意梅花图《梅雀》(作品选自:易从网)

不须脂粉与胭红,卌载磨成老画工。

淡墨疏花三五朵,展看扑面是春风。

——郑晓京

“梅兰菊竹”为传统“四君子”文人画表现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文人雅士和人民大众所喜爱。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历年来关于梅花的诗词画作数不胜数。宋代王安石的咏梅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和元代王冕题画《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梅花象征的高尚品格的崇敬爱戴的情怀。

图中梅花的枝干,笔墨精练蕴藉,运笔道劲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蓝雀增添了画面感,让整幅作品活了过来。梅枝横斜而出,枝条简疏。枝节交叉处梅花竞相吐蕊开放,表现了梅花的清绝韵致。隔着这幅画便觉得冷艳寒香扑面而来,家里挂此画,更添隽拨清逸之致。

兰花图:

诗人画家郑晓京花鸟画作品《茶兰》之二(作品选自:易从网)

兰外形简洁素雅,又曰君子兰,自古文人就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郑晓京老师使用写意的画法,重在神似,同样着意于兰花的神韵与秉性特征。只见画家用水墨画叶,花则用淡彩描绘,从而表现出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只为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

再配上一壶茶,题上一首诗“月下和风一盏茶,清心淡墨写兰花。幽香可洗红尘味,归向青山碧水家。”郑晓京老师擅长用诗画结合的方式来作画,这样画出的作品,不仅意境更加完整,而且画面也更加紧凑。如此诗画结合的作品,让整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实在是太有意境、有韵味了。

竹子图:

郑晓京熟宣纸国画作品《墨竹》(作品选自:易从网)

这幅画中所绘为三两棵随风摇曳的竹子,仿佛是取竹林中的一处而画,所以虽然画家只画了三两棵竹子,却仿佛可以通过这幅画看到一整片的竹林。竹子不仅是花中君子之一,也是岁寒三友之一,由此足可见得人们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竹之称为君子者,具有崇高坚劲之节;有虚怀若谷之心。清雅拔俗,有如逸士;有岁寒之心,风欺雪压,尤见精神。中国古今的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甚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只用纯墨画就,更显竹之高洁。加上画家所题的诗句:“契友松梅菊与兰,霜风雪雨等闲看。清姿更抱虚心节,直入青云待仰观。”不仅使画面更加完整,而且如此诗画结合的精品国画,充满了文人之艺术气息,是字画收藏、家居装饰的绝佳之选。

菊花图:

郑晓京老师最新写意花鸟画作品《菊花蓝雀》(作品选自:易从网)

菊花在万物萧疏的秋天开放,喻年高而体健,有长寿之意。因此画家喜欢画菊,人们也喜欢在家中挂菊画、养菊花。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菊的地位非同一般。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与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郑晓京老师用从容的笔姿,清淡的笔墨描绘出如此曼妙的花面。他先是用浅墨色勾勒花形,再以淡黄色进行填充,浓黑墨点出花蕊,枝叶也用重重的黑墨来压,浓淡相宜,清新自然,深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之妙。一只小蓝雀卧在后方的岩石上,不仅让画面色彩更加丰富,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岩石只用墨水轻描淡写,体现了由远及近的色彩变化,再搭配郑晓京老师在一旁所题的诗句:“甘伴野篱栽,香寒蝶不来。柔枝霜里弱,偏向冷秋开。”使得画面更有意境且更加的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