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古都湖北鄂州
鄂州,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鄂州居中独厚,北距首都北京、东距上海、西距重庆、南距广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鄂州国土面积1594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77万人,其中,城镇71.03万人、乡村36.74万人。城镇化率达65.91%。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被誉为“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其中,全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鄂州现辖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
“千年往事人何在,遗迹犹存说仲谋”。吴王古都鄂州(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有三个武昌。一个是古武昌(鄂州),一个是原武汉市武昌县(后改为江夏区),一个是今武昌(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今日,鄂州与武汉同城步伐加速,从孙权时期的“以武而昌”向“依武而昌”转变。),春秋时期,楚王封儿子熊红为鄂王,在这片土地上修筑鄂王城,湖北省的简称“鄂”由此而来;到了公元221年,吴王孙权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拔剑辟石,在这里告天称帝,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定都于此,改年号为黄龙元年。高古而富饶的鄂州,由此而独领风骚一千七百八十余年。
冶金之城鄂州。武汉、鄂州、黄石这三座以冶金而闻名的城市,撑起了湖北省冶金走廊的脊梁。早在青铜文化时期,鄂州就是中国四大铜镜铸造中心之一。“冶石为器,千炉齐设”,“吴王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铸就了闻名中外的“古铜镜之乡。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鄂州腾飞的基石,鄂州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全省之首,被誉为鄂东“聚宝盆”。近年来,鄂州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已形成从铁矿开采到钢铁冶炼的冶金产业集群。
鄂州百湖之市,梁子湖、鸭儿湖、三山湖、花马湖、沐鹅湖、红莲湖、洋澜湖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达4.3万公顷,有80多个水产品品种和100多种水生植物,号称亚洲淡水植物的基因库。湖北的梁子岛,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岛上茂盛的植被,周边开阔的湿地,湖畔水鸟的鸣唱,湖上许许的清风,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梁子湖东与黄石大冶市交界,南与咸宁市为邻,西与武汉市江夏区接壤,连起四座城市,润泽了四城的人家,鄂州与武汉、黄石、咸宁等城市也因此结上了“湖缘”。
风光秀美的梁子湖是我国重要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是中国十大淡水名湖之一,湖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正宗武昌鱼的原产地。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让武昌鱼游出鄂州、蜚声中外!
科技新城鄂州。1990年,年轻的鄂州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开发区——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东晋道教科学家、医药学家葛洪在这里结庐置鼎。也许是出于崇尚自然的内在本性,也许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外在追求,几千年来天人合一思想,催生了这个以“中国药谷”注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春天生物、人福药业、安致药业、康源药业、浩信药业、趋势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药业企业在这里落户;美国波尔亚太、香港中华制漆、美国欧文斯科宁新材料、晨光科技、兴达集团、华硕新材料第一批知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大、湖北化学研究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的高新技术成果在这里转化。
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研发在武汉,基地在鄂州”、“总部在武汉,创业在鄂州”的创新企业群。省政府批准葛店开发区为湖北省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部批准葛店开发区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文化鄂州。周朝末期,鄂州曾为楚国国都,如今鄂州底下分布数百座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漆木生活用器,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并在此告天称帝,开创了雄踞东南、争雄中原的霸业;“欲寻三国事,风流数武昌”。
以西山净土宗、葛山抱朴派为代表的佛教、道教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佛道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景观;
战国时期的“鄂君启金节”、唐代李阳冰的《怡亭铭》摩崖石刻、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清末书法宗师张裕钊独创南宫体......鄂州之翰墨流传,历来为书家称道。
爱国诗人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留下“乘鄂渚而返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的慨叹。李白在鄂州写下了“峨峨楚山,浩浩汉水。黄金之车,大吴天子。武昌鼎据,实为帝里”的辉煌诗篇;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谪居黄冈,游历武昌西山(今鄂州西山)时所感。诗中运用借景抒情、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邓公圣求的深切怀念。语言朴素感人,饱含深情,历来广为传颂。
《武昌西山》詩全文:
春江渌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裏,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遊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歸來解劍亭前路,蒼崖半入雲濤堆。
浪翁醉處今尚在,石臼杯飲無樽罍。
爾來古意誰複嗣,公有妙語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銮開。
豈知白首同夜直,臥看椽燭高花摧。
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宋代苏东坡的《武昌西山诗》、黄庭坚的《松风阁》及其书法诗是宋代经典之作。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更是一种担当。鄂州积极倡导“大文化、大文艺”的理念,不断整合文艺资源,树立文化品牌。挖掘、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当前,鄂州市充分挖掘各种人文资源,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对接市场,重点突破,不断变人文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促进鄂州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产业鄂州。鄂州抓抢机遇,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研发在武汉,孵化在鄂州”、“总部在武汉,创业在鄂州”的创新企业群。
而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是成为鄂州腾飞的基石,鄂州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全省之首,被誉为鄂东“聚宝盆”。智慧的鄂州人民,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发挥特色产业,已形成从铁矿开采到钢铁冶炼的冶金产业集群。
近年来,鄂州坚持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工业。通过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园区建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鄂州按产城一体的格局推进园区建设,完善功能布局,促进要素汇聚。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市鄂州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四大园区:武汉港工业园、鄂钢工业园、港口物流园、青天湖商务区。现在,鄂州开发区以建设产城一体城市新区为目标,实施四大园区建设战略。
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鄂州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投资作为主引擎,做强做实经济发展底盘。正在密集开工的项目,爆发出鄂州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的强劲力量,折射出鄂州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投资环境。而坚持不懈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正是鄂州多年来推进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好经验。
(资料来源:鄂州政府官网,致谢)
蔡律综合 2019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