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戾之气不是来自底气而是源于不平衡!
----一位心理学朋友为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丈夫喊冤而作出这样的解释!
汪华斌
昨天遇到一位心理学朋友与我交谈重庆保时捷女车主事件;从“怒扇男司机耳光”到“保时捷女车主3年共计29条交通违法记录”;再到“保时捷女车主老公是所长”,又到“重庆公安彻查保时捷女车主”的事情不断;好像这事已经被舆论推高到无限的法理蒸笼。这位朋友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肯定不是因为她丈夫是所长而娇惯出来的暴戾之气;反而可能是这女司机自己的心理不平衡所表现出来的心里不平衡。这位朋友说这就如同当年的“我爸是李刚”,并不等于李刚真的就是儿子的保护神;反而可能是儿子自己的心理不平衡所表现出来的暴戾之气,所以才脱口而出“我爸是李刚”:最后的确是舆论害了李刚。当年这舆论害了李刚,而今天这舆论肯定也会害了这所长。不得不承认,我们社会的舆论“发酵”;所以也有些祖坟肯定也会被挖了。但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舆论所指的暴戾之气来自于保护伞的定位并不准确;因为高高在上的人才不会产生这样的暴戾之气,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平衡原理。
听了这朋友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暴戾之气还真的来自与心里不平衡而不是底气。如果按照我们今天这“官本位”的待遇,你都享受了难道还能产生暴戾之气吗?反而是那些没有能享受的人才心理不平衡。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很多场合我也会产生暴戾之气;不是因为我享受了特权,而是因为我没有享受特权还遭受不公待遇的爆发。如医院的院长在医院里肯定没有暴戾之气,因为他到哪里都是所有人对他笑脸相迎;而待遇肯定比对皇帝都好,这院长从哪里能产生暴戾之气呀。然而正是我们这些了解内部这样特权的人,当遭遇不公时马上就联想而产生出暴戾之气。试想一个农村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多特权,所以遭遇到不公也只能是忍气而受;肯定不会产生暴戾之气而要发泄。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这女司机同样也是知道内部特权的人;自然也会因为自己遭遇不公而突然产生暴戾之气。而当年李刚的儿子也是内部知情人,当突然遭遇到不公可能会降临到自己时;那么暴戾之气自然就会脱口而出“我爸是李刚”。
虽然暴戾之气有个性问题,而且还是人与生俱来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虚荣心造成的, 因为有的时候太要面子了。一直以为自己是最强的或者说是最有特权的,但忽略了一点就是万一有个人的杀性比你强的;甚至是突然事件无意降临到你身上,这时平常聚集的暴戾之气肯定会爆起来;只是不同的人爆发的方式不同,有的搬出权力吓人;有的依靠自己的武力吓人。当然还有不少人如同我已样,想通过投诉吓人。但却不知道今天的中国社会没有人是吓大的,大家都成熟了;这就是对特权不平衡的人往往总是遭受打击,因为特权是我们社会依靠上级领导恩赐的;所以很多人反对不正之风的人最后反而被不正之风打击,所以要面子的人最后却是更丢面子。正因为如此,在我们这特权等级森严的社会,任何人都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因为一旦自己成为社会的舆论对象,即使是受害者最后也是颜面全无。因为暴戾之气不是解决我们今天社会的特权与不公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全社会的人都向往特权,这才是我们今天社会的根本。在一个大家都向往特权的社会,我们社会能有心平气和的公平吗?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今天产生暴戾之气的人肯定不会是高级干部;因为这些人在享受特权时是全身心舒畅,又哪里能有暴戾之气呀。同样我们今天社会的普通老百姓,这些人连特权都不知道;所以同样也不可能不平衡。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刺激下,刚好是基层干部的暴戾之气最大;这成为了今天的中国特色,也是我们经常通过暴戾之气而披露一些社会腐败与不公的原因。
在我们今天这特权等级森严的社会,没有什么特权是保密的;再加上通过这些年的关系网,所以很多老百姓也对特权愤愤不平。在这样的社会,任何人遇到不公降临到自己头上时都会产生暴戾之气;希望通过自己的产生暴戾之气减少不公对自己的伤害。谁知我们今天的社会即使媒体与舆论也不是公平的主持人,它们只是趁机提高自己关注度与利益的人;所以舆论导向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公平正义,因为我们的方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