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就喜迎八月,比我们更有仪式感的,恐怕是美联储了。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2%至2.25%的水平。
特朗普也第一时间发了推特蹭热度,表示鲍威尔的降息幅度“让大家失望”。
所以降息是为了什么?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这次下调的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利用手上的基金从另一家银行借出隔夜贷款的利率,也就是俗称的同业拆借利率。
这个利率下调,意味着银行借出贷款的资金成本降低,市场上的流动性变好,自然大环境就宽松了。
大环境一宽松,传递到我们消费端,也就自然而然的刺激了消费,从而刺激了经济。2008年那次金融海啸,美联储就是靠着三次量化宽松,同业拆借利率几乎为0,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
不过距离上一次降息已经过去了十年,为啥突然又来这个操作?
首先要知道,两次降息相隔十年,可是两次降息的定义完全不同。
和2008年金融风暴为了提振经济降息至接近0的“应急式降息”不一样, 此次降息是“预防式降息”。
对比两次不同的经济背景,十年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大规模信贷紧缩,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怎么提振消费者信心?
要有钱消费,通过降息就是变相的给当时萧条的市场放水。
所以2008年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地调低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几乎用到极致。
而此次当前美国经济温和增长,失业率处于历史低点,整个美国经济市场还是不错的,万万没有到当年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
那经济还不错,为什么降息?
这里就要提一个美联储的痛点了,那就是——到现在美国的通胀一直都没有达到2%的目标。用来衡量美国国民间消费通胀的PCE,自从2018年中到达2%之后一路下跌至1.6%。
要知道,适度的通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这个度需要掌握好。
美联储认定的这个度是2%,要想通胀达标,刺激消费准没错。
所以降息也能理解。
另一方面,也有人说此次降息与货币供给有关。
美联储可以借助降息增加过去几年成长太慢的货币供给量。
而货币供给量可是推动名义GDP改变的因素,这比手上可动用的任何工具更有助于维持经济成长。综上,美联储一拍脑袋,就愉快地降息了。
美联储降息肯定会引起一系列蝴蝶效应,对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各种和美元有千丝万缕的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一定范围出现了降息潮。
阿联酋央行是立刻打响第一枪的,巴西央行看着也跟了,实行联汇制度的香港金管局也火速跟上。
那央妈呢?
从基准利率的角度看,七月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央行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变化;
易纲行长也表示,国内货币政策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
虽然有压力,央妈目前的态度还是“以我为主”。
股市上呢,本来降息是让市面上钱更多了,是个利好消息。
不过鲍威尔会后表示这是“周期中期调整”,美股市场一下子迷茫了,这是啥周期啊,难不成降息之后又在加息?
一通鸽派言论后,美股今天全线跌了。
同样是原本因为市面上钱多了而应该应声贬值的美元,也因为市场对后期还会加息的不确定,应声上扬。
鲍威尔这一出,可整的大家都一脸懵逼。
A股嘛,离得远,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央妈没动作的话,这次美联储降息,和咱们A股的中小投资者也没太大关系。
不过金价倒是看好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