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日(9):上河城小吃街


 河南四日(9):上河城小吃街

2019-7-6

从龙亭公园出来,正是吃午饭的时候。

宋都御街东侧,临街一排店铺之后,有上河城小吃街。小吃街是仿宋的建筑样式,入口是高达雄伟的牌楼,内部也是仿古的装饰。整条街全长300多米,有70多家档口,包括开封及全国各地的各种小吃。大多是面食,主要是河南及西北的,也有其他地方的。还有其他蒸煮煎炸的各种小吃。武汉的热干面这里也有。

内部很宽敞,就是一条街道的样子。中间是一排排饭桌,条桌和圆桌,大桌和小桌。两边是小吃档口,门楣上有名匾,墙上还扬着旗幡。净空很高,足有七八米,这样保证了空气的流动而不至于浑浊。

正是吃饭的时候,小吃街上却冷冷清清的。店家招徕顾客很热情,可有待招徕的顾客却很少,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路走过,有人落座的桌子不到十分之一。

小吃街中部有个舞台,表扬舞蹈,曲艺,杂技。我们走过的时候,四五位女子在上面扭来扭去的,似乎是什么地方剧种。远远地有四五食客漫不经心地看着,舞蹈的人也是漫不经心萎靡不振的。小吃街南端还有一个舞台,一位女子坐在上面在拉二胡。在炎热的夏日里那乐曲显得哀婉和凄凉,周围没有一个听众。再后来换成萨克斯独奏,还是没有听众。

我们观察一圈之后回到小吃街中部,分别要了一碗米皮和烩面。这时中间舞台上开始表演训鸟。观众手上举着一张纸币,小鸟会在演员的指挥下飞过来将其叼走。这个节目倒是吸引了不少孩子。

这么豪华的建筑,宽敞的场所,其冷冷清清的生意很不相称。同武汉户部巷食客挤得水泄不通的景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甚至觉得,这么一条街的生意,加起来还不如我们学校附近的“孟记拉面”。这家小店只是借用人家楼梯口五六平方米的小小空间,每日清早开始就食客盈门,排起长长的队伍。店员们一上班就打仗一样,片刻不得休息。

这么大的排场,这么冷清的生意,商家如何维持呢?这么豪华的场所,这么巨大的规模,投资如何收回呢?我怀疑上河城小吃街这样的项目,又是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是政府规划实施的结果。开封市内已经有很多小吃店,小吃街了,开这样一条洋洋大观却生意冷清的小吃街,除了好看从而可以彰显政绩之外,确实不知还有什么意义。

我这些年各地到处走,看到很多这样表面光鲜,外观豪华,却内在空虚,内容贫瘠的楼堂馆所。盖大楼,修场馆,建设小吃街都不困难,如果政府有钱的话;即使没钱也关系不大,政府可以卖地,还可以借钱。可是,要将那些博物馆充实起来,要让那些文化馆发挥作用,要让那些小吃街生意兴旺,却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些东西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到的,有些东西即使花钱可以买到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急功近利的思维,捞快钱的思维,抓政绩的思维,可能等不及,于是就留下了大量闲置的楼堂馆所,于是就有了眼前这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小吃城。

我对政府的盲目投资还是持怀疑态度。投资者出于在任期内出政绩的需要,并不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甚至很少充分的投入产出论证,这样的投资是盲目的,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