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湖公园:仙踪归野史 璧邑有藏龙
“临一池湖水揽风来风往,登半壁青山看云起云飞”秀湖公园云庄,是璧山区第一家集茶道、香道、花道、琴道与一体的茶庄。漫步秀湖公园,外表看起来寻常,但进入发现别有洞天,这是一座高雅的茶庄,植被花草丰富,满眼绿色,奇花芬芳,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我轻轻地放慢脚步……
“隐帝流光坊”及“龙隐阁”。 四层仿清古建龙隐阁,高27米,红漆木梁、小青瓦,屋顶饰宝鼎、垂花、翼角、飞檐等,雕花门窗、木格挂落、彩绘山水等装饰,让龙隐阁呈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春秋的水、唐宋的城、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秀湖公园是一幅历史的画卷,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宋代状元冯时行、蒲国宝,明朝建文帝、明朝大学士江朝宗、明清多位翰林,他们或出生于此、或宦游于璧、或避难寓居、或生长于斯,历经沧桑。真可谓:仙踪归野史,璧邑有藏龙。
秀湖公园金色芦苇,装扮秋风瑟瑟的绿色园林,秀湖公园天子桥畔的诗圣岛,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作。唐永泰元年,诗圣杜甫携家离蜀,经过璧山,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写下《雨》二首,提及璧山,由此得名。岛顶栽植园内最大的银杏树一株,可四人合抱,体现诗人与自然之乐。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著名古诗词《雨二首》其中一首写到:“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根据杜甫生平,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爆发,杜甫为躲避战乱,从成都到重庆经三峡出川。杜甫当时是带着妻儿一起逃难,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从安全和便捷的角度计,他一般不会选择水路,而应当是从巴蜀驿道上经过。璧山,作为巴蜀古道上的一个重镇,是必经之地。当时逃难的杜甫恰好经过璧山,碰到了群盗扰璧的事件,杜甫他老人家在璧山还停留了一段时间。杜甫是为理想而追寻不息、为百姓而大声疾呼、为人格而绝不屈尊的一生。
秋水、楼台、桂香、蝉鸣,禅境灵气,秀湖公园充满生机,秀湖公园水街,苏州园林风格,郁郁葱葱,秀湖公园,湖风微吹,白鹭飞翔,诗情画意,秀湖公园不仅阁、院错落,隐帝流光坊、状元坊、翰林坊、武魁坊、御史坊、驿道人家坊等牌坊更是交相辉映。园内通过阁、楼、院、牌坊、地雕、壁画,构筑了地上、墙面、空中三维立体历史展示长廊,形成了步步有历史、处处皆典故的独特人文风景。凭水而乐、临山远眺,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色交融共辉,“临山不占山、赏山不亵山”,堪称妙境……
蔡律 2019年9月10日